2)第二百八十三章 到底是哪里不对劲呢?_规则系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段的内容,全部都做上了注解。

  这个工作倒是不消耗脑力,但非常的消耗时间。

  赵奕又开始闭门不出了。

  于此同时。

  燕华大学副校长唐容修牵头,联合贺明成、刘光佐、周立等教授,还包括水木大学、首都大学以及科学院的几个教授、院士,一起给国家教育总局提交了一份有关‘提升赵奕的职称评级’的申请报告。

  在国家现有的体制下,研究人员想要提升职称,就需要成果、资历、评选等一系列复杂过程,赵奕是四级的正教授,再想往上提升也同样需要参与体制内部的竞争、评选。

  赵奕几乎没有资历可言,他有的就只是成果,想短期提升职称是不可能的。

  但是,特殊人才、特殊对待!

  一大堆的院士、教授一起打申请,再加上赵奕刚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申请上去以后,教育总局内部都召开了小会,很快就全票通过了审核内容。

  仅仅花了三天时间,赵奕的职称就升到了二级教授。

  二级教授是院士下的最高级别,有些刚评选出来的院士,也不过就是二级职称,而院士就不是教育总局能决定的了。

  国内的院士要比国外很多国家的院士有价值的多。

  国内的院士指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士是通过每两年一次的增选评定的,差不多可以理解为学术圈子里的选举。

  不管学术成就有多高,想要成为院士,都必须是在两年一次的院士增选中提升。

  目前国内拥有五百多名院士,其中绝大部分院士的年纪,都是在50岁以上,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65岁以上,极少数处在50以下年龄段,最低年龄也超过45岁。

  所以才会有很多人说,国内评院士拼的是资历。

  确实如此……

  哪怕是在学术圈子里,都有很多人对此诟病,但针对赵奕来说,他二十岁的年纪还是太小了,体制内能破格提升到二级教授,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职称已经被提升到可能的最高级别。

  再下一步的提升就是评选院士了。

  钱智金第一时间来找赵奕,把这个好消息带过来,他正巧遇到了工作完的赵奕。

  报告收尾!

  完成!

  把报告提交上去,接下来就是等着审核、结算了。

  赵奕还给刘佟恩发了个信息,才伸了个懒腰长呼一口气,扭头看向了等在旁边的钱智金,忙着说了声抱歉,“老钱,有事?”

  “你的职称啊!”

  钱智金刚才看赵奕在忙就没有打扰,发现赵奕忙完了,赶紧兴奋的说了起来,“你升到二级教授了,等同于正厅级啊!”

  “恭喜、恭喜!”

  “以后你的级别都比我高了……”最后一句话说的酸溜溜,想想混了几十年,结果被二十岁的年轻人超过去,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转而一想……

  七十多岁的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