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4章 迁民入兰_长安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置各地,要统一进行迁移,谈何容易?这可是一个无比浩大的工程,损耗钱粮自不必说,花尽人力物力,也未必能在短时之内将此事办好。

  这个方案,起先秦慕白可是没与李世民商议过的,是因地制宜想出的一个方略。具体实施起来固然难度极高,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皇帝是否会允许——换句话说,皇帝对秦家父子,究竟有多少信任?

  这一次,薛家兄弟也与秦家父子站在了同一阵线,因为他们也是男人,也思念家中的亲人与妻妾。

  众将汇集一堂没日没夜的紧急商议,三天三夜之后,终于出堂一个完整的方案。然后众人决定,别把压力放在秦慕白一个人的身上——大家联名上书,以兰州长远大计为名,请旨皇帝“迁民入兰”!

  这道奏章一递到长安,李世民思之再三,将此事拿出来公议。于是,整个朝廷都轰然了!

  这可真是史无前例的事情。一个戍边军镇,请求迁民入住。历来只有要兵要粮要钱的,没听说过“要民”的!

  朝堂之上分成了鲜明的两派,反对派以朝堂重臣宰辅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为首,强烈反对。长孙无忌反对的理由很简单,历来只有迁民到内地扩充国力的举措,兰州边塞之地,顶多用来安置突厥裔民那类人口,断无可能将大唐良民(也就是劳动力、可以生育的女人)迁往边塞的做法。这无异于是自伤腑脏,而补强外干。再者,此例若开,将极大滋长戍边大将的野心。边镇都督的权力已经很大了,上马治军下马治民,财赋军权一把抓。现在还让他扩充治下人口,长此以往将尾大不掉自成一国,是为重大隐患!

  房玄龄为首的一些人反对的理由更简单——此举,劳民伤财,国家财赋储备将为之一空。未及开战先内耗无穷,此战已败!

  支持此举的人,寥寥可数,也没有几个有分量的人,几乎不值一提。

  朝堂以此事为主题,商议了多日,反对派的优势,呈现出压倒性。

  按一般习惯,李世民大可以拍板了。可是他却迟迟没有作出决策,只是反复的将此事拿出来,让众臣“议一议”。

  议了一次又一次,结果都一样,反对的声浪此起彼伏,李世民就是不拍板定案。

  众臣开始了揣测:皇帝刻意如此,难道他有意支持兰州这么做?

  在这样的大事大非面前,李世民也不得不三思。就算他是皇帝,如果不能拿出有力的说法压住悠悠众口,这样的国策方略也是无法实施下来的。

  这天傍晚,李世民微服而出,到了李靖府上。二人依旧和往常一样,对弈品茗。

  下了两盘棋,李世民大败亏输,根本就心不在蔫。

  “陛下有心事?”李靖问。

  李世民苦笑一声,便将“迁民入兰”一事对李靖说了。

  李靖听完,呵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