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一七章 南京风云(五)_龙啸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条,只不过除了这十二条之外,还有其他的政策。在这方面,内阁显然就有很大的优势,可以找出多的实例证据來。而请愿者一方则是绝对的对立,就是一付有你无我的架式,另外也只能照读经典,举不出多少实例來,面对面的辩论,也沒法使用大扣帽子,强词夺理之类的手段,这样一來內阁一方自然就在辩论中大占上风。

  结果双方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唇枪舌战才结束,尽管最终并沒有宣布谁胜谁负,但在辩论时过程中,请愿的一方多次被內阁问得答不上來,而内阁一方一直都振振有辞,有理有论,因此结果也自然分晓。请愿方垂头丧气的离开了辩论会场。但关于这次辩论话題的议论,却一直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成为南京学术届议论的焦点话題。

  随后在四月份里,南京师范大学又继续举行了两场辩论,由于有第一场打底,而且各家报纸也都大加宣传,因此傍听的人员也大大增加,在第三场辩论的时候,傍听的人数达到了二千三百余人,有一半都在会场以外傍听。其他学校,包括在南京周边地区的许多学者也都赶來傍听,而且每一场辩论之后整理出來的文字稿,都会被抢购一空,一时也是万人空巷,洛阳纸贵。

  不过由于请愿一方在大道理上确实是占不住脚,而且辩论的经验和技巧也都不如内阁一方,结果这三场辩论中,尽管请愿的一方每一次都更换了参与辩论的人员,但都明显处于下风,因此请愿的一方也有些着急了,于是也向內阁提出要求,停一段时间,好让自己一方有足够的时间來准备,收集足够的资料。而内阁一方也表示了理解,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

  而这时有一些倾向于请愿一方的国会议员也來拜访请愿者,教了他们一些辩论的技巧,并且制定了辩论的基调,首先就要尽量放弃那种绝对对立的态度,尽可能模糊自己的观点,寻找对方的弱点。同时也有支持请愿方的学者也纷纷为他们出谋划策。

  第四场辩论在五月五rì举行,而应各方的要求,这一场辩论设在南京工程大学举行,并且随后的辩论,将轮流在南京、杭州的大学中循环举行。而每一场辩论的谤听人数不能超过八百人,而请愿一方只能出席二百人。但在每次辨论之后,将在第一时间将辩论内容张贴出來。

  因为做足了充份的准备,因此请愿一方的表现就好多了,至少己经可以和内阁一方有來有往,争上几个回合,不致于全无还手之力。但在无形中,请愿一方的所持的观点已经缓和了许多,至少不和朝廷针锋相对,同时在辩论的话題上,也更多的偏向于学术思想方面,而减少了许多政治方面的味道。

  而这次辩论的影响力也越來越广泛,由南京一直影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