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四章 条件_楚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月有二十五六万匹棉布,乃是各家织造作坊及家庭织工所有,便要自行联络船帮货栈销往外地。

  不要说叙州作为藩户,大宗货物输入内地,本身就受到极大的限制外,当世地方州县主要以受世家宗阀控制的庄园经济为主,商品流通哪里有后世那么自由?

  韩谦通过种种努力,打开通往黔中、南诏以及京畿的商贸,去年输出上百万匹棉布就已经是极限了。

  今年再有增加,也相当有限。

  因而今年开始各家织造作坊,手里都积压大量的棉纱、棉布。

  韩谦说是要洗寻樵、乔维阎尽可能说服,不要搞强制,但当前的形势,哪里还需要说服、强制?

  叙州官钱局在同意棉纱、棉布折算成相应的钱款存进来,官钱局的货仓里棉纱、棉布便堆积成山。

  以资本折算,叙州官钱局之前仅有二十万缗钱的资本金。

  这主要还是韩谦在叙州这些年的积累,加上这些年对外拆借孳息所得,没有多少韩谦所期待的存款。

  传统的力量太大了。

  即便是叙州的将吏,家里有余钱余粮,也都习惯囤积在家里或掩埋在自家院子里,哪里“存银行”的概念啊?

  不过,这次各家织院纱场乃至民间织户,以棉纱、棉布作为存款纳入官钱局,叙州官钱局的总资本就一下子激增四五倍。

  这次计划对寿王府及淮东的拆借,韩谦打算由叙州官钱局拿这批棉纱、棉布作为出资。

  不过,韩谦此时绝不会轻易向寿王府、淮东透漏叙州官钱局及叙州棉织业的底,所以为掩人耳目,这笔钱会名义上说成韩家拿出来的。

  当然,价值上百万缗的棉纱、棉布,要怎么换成更便于支付的货币,则是除抵押、钱息以及招揽失地流民进入棠邑之外,韩道铭、冯缭这次过来要跟杨致堂主要交涉的条件。

  也就是说,除了淮东之外,寿王府都要极积支持赤山会的商船能直接进入作为寿王府传统势力范围的洪州、袁州,以及右龙武军协防区域的州县城池及镇埠进行贸易,要打压地方势力的种种阻挠……

  只要寿王府能答应这些条件,所需要的战船以及相应精良战械,将分三个月送入鳌山岛水军大营,而后续精良战械、战船的补给采购,叙州那边甚至可以再打八折,以成本价出售给右龙武军;等熬过三五个月,等韩家出售一部分田宅,甚至可以以更低的钱息,向寿王府这边拆借钱款……

  而对于淮东的拆借,叙州这边计划由赤山会的商船,直接从右龙武军协防、粮产相对充足的州县,每月采购两到三万粳米运过去。

  对淮东的要求更简单,就是要不断分流饥民进入棠邑安置,这笔钱粮的拆借期间可以拖得更长,钱息也可以折半计算——毕竟淮东将长期处于钱粮紧缺的状态之中,即便淮河下游后续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