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小武_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眉毛下垂的学生写的剧本显然不够这个水准。

  但后来的事又很奇怪了,他读着读着,忽然又觉得看不懂了。

  比如这段:

  “更胜:小勇这会儿混得很油,昨天又在电视里看到他了!

  小武:嗯!

  更胜:听说还去了趟韩国!

  小武:啥韩国,北朝鲜。

  更胜:嗯,反正听说他出了趟国。”

  几句话很简单,就是说小勇出了趟国,这个褚青能明白。但把这段话放在整个剧本中,他就不明白了,隐约觉得这段话应该还有别的意思,又想不通。

  不光这一处,很多地方都类似这种情况。

  褚青挠着脑袋犯愁,越看不懂就越去想,搞得心情很乱,背台词的进度也不乐观。

  他的倔劲倒来了,拿出语文课学语段阅读的精神,可着劲的去理解作者的意思,哦不,是出题人的意思。

  不光是自己的台词,连镜头的运用,画面的处理,同期声、光线、音乐等等这些描述都看了好几遍。他不懂什么叫同期声,什么叫远景,什么叫长镜,只能根据字面理解。

  后来自己又用笔在纸上瞎画,照着剧本里的描述,一个一个的小人,和自己理解的镜头感,画了一张又一张,乐此不彼。

  如果贾璋柯看到这一幕,绝对会以为这是启灵异事件,一个屁都不懂的菜鸟,居然鼓捣出了一组山寨分镜头。

  褚青画了有十几张,然后惊喜的发现,把这些画联系起来,就是一幅幅完整的像小人书一样的故事。

  这个发现让他很兴奋。

  因为以前上学,每当学到散文时,那位神叨叨的老师总会让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作者描写的意境。

  特别是那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老师说,你们的脑袋里要有这种情景: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也许他比较笨,从来没有一次成功的想象出老师要求出现的场景。歌倒是会唱几句:“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但此时的这些画面却像在褚青脑中推开了一扇窗,一个从未见过的世界逐渐呈现出来。

  他感受着这些画面,感受着本子里的故事,感受着这个叫小武的小偷的喜怒哀乐。

  不知过了多久,褚青揉了揉酸涩的眼睛,仰躺在床上。

  那个叫汾阳的小县城,他没去过,此刻却无比的真实。

  黄土路上碾过尘烟的破客车,街边喧闹的大音响放着流行歌,歪歪扭扭的电线杆被钢索固定着,上面拷着小武,小武蹲在地上。

  四周围满了看热闹的人,他们冷漠的看着小武,小武冷漠的看着他们。

  这一切都像自己经历过的,褚青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他忽然很想哭,为了这个小武。

  关于表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