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一章 戛纳随想(2)_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历,以至人情通达。

  汤维恰好相反,非常非常的有悟性,那个穿风衣系围巾的林帆一出来,瞬间HOLD住整个画面。

  “怎么样,有什么感觉?”

  褚青坐在她旁边,瞧着那双亮晶晶的眼睛,不禁笑问。

  “我,我……”

  姑娘支吾了半天,愣找不出什么形容词。

  “是不是很神奇,很兴奋,心里还有点小得瑟?”他直接给出答案。

  汤维偏过头,特惊讶的道:“青哥,你怎么说的这么恰当?”

  “因为我看《苏州河》的时候就是这样。”他耸耸肩。

  “……”

  姑娘懒得理他,继续盯着大荧幕,已经被十足的吸引。即便抛开自己的因素,这也是部很棒的电影。

  而那些外国观众,更是全神贯注的,跟着张扬和林帆的旅途一路悠荡。看他们路过淳朴的小镇,看他们滑稽的争吵,看他们戒备又互相依赖,看他们在美妙的边疆风景中前行。

  终于,当画面中出现大片大片的长角羊,在荒原肆意奔跑,天苍野茫,风吹草长。

  “哇哦!”

  观众顿时沸腾起来,克制又高涨的惊呼议论。

  “……”

  汤维和吴琇波对视一眼,意在不言中。

  这段可是实拍,在新*疆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全剧组足足等了五天,都特么快疯掉了,就为了十多秒钟的镜头。

  当时他们俩就在路边,真的看到了那群长角羊,残霞落日,震撼无比。

  而不大不小的高*潮过后,男女主角便在沙漠中迷路,林帆也发现了对方是服刑人员的身份。

  与开头的悬念相呼应,管琥很熟练的制造了一段紧张气氛,又在夜晚的篝火旁,俩人的互相倾诉中自然化解。

  可以说,《在路上》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片子。

  什么叫完成度?

  故事上,有头有尾,逻辑贴合。形式上,画面舒服,声音清晰。情感上,松弛有度,表达明确。

  说着特简单,但相当一部分的电影都做不到这点,明明残缺不全还特么自鸣得意,各种突破,各种酷炫,各种大制作……巴拉巴拉的就为了忽悠观众掏钱。

  趁早死去!

  至于这片子,如果让贾璋柯拍,必定会闷得要死,如果让楼烨拍,也会矫情的不行。管琥在第六代的那批人里,算比较特殊的一个,他从头到尾都明白商业元素的运用,只是经常失去平衡。

  比如说,他想拍一部纯正的小众片,那往往会很好看,像《头发乱了》和《西施眼》,以及后来的《杀生》、《斗牛》。

  但是,他若想拍一部商业作品,却总莫名其妙的塞进一些文艺元素,强行让它更有内涵。结果搞得不伦不类,最典型的就是那部《痞子戏子厨子》。

  幸好,《在路上》属于前者。

  能把一部公路片拍的不闷,甚至有滋有味,对国内导演来说,绝逼难得。

  ……

  电影不太长,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