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1章 三个条件_是你要分手,我平步青云你舔什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本来就接近退休了,相比那些二三十岁顶职进来的年轻人,他们就很划不来。

  但这样的人不多,因为药厂老早就想卖掉了,很多人提前退休,让子女顶职,这样一来,老的多一份退休工资,年轻的,在卖掉厂子后,多少也能落几个。

  顶职制度,理论上,八十年代就废止了,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实际上,哪怕是到朱志远穿越前,某些行业都是父子爷孙相替,具体的就不说了,知道的都知道。

  大体条件谈好,后面的事就简单了,只是一些具体事务,关明月加上唐月儿,还扯了毛丽丽帮忙,到下午,也就搞定了。

  鹿回头公司直接在从那边发了一份合同过来,双方确认签字,随即就打了钱过来。

  一笔是买断工龄的钱,加了三十万在里面,打进了药厂帐户。

  另一笔,是五百万,则直接打进了财政局帐户。

  药厂是县里的,可不是药厂工人的,这卖药厂的五百万,不好意思,县里要收上来,可不会发给药厂工人。

  布棋直接说了,这五百万,是药材基地的启动专项资金,谁也别想打主意。

  钱到帐,药厂连夜发钱,药厂工人个个喜笑颜开,这可是很大一笔呢。

  梅书清对布棋道:“在虎山,就是这样的,只要他确定下来的事,鹿回头公司就立刻打钱。”

  布棋思索:“朱志远和鹿回头,是幕后那人的两只拳头。”

  “是的。”梅书清道:“朱志远不能完全做鹿回头公司的主,必须通过他背后那个人。”

  “应该是这样了。”布棋凝眉:“那个人到底是谁呢?”

  “不知道。”梅书清摇头。

  朱志远不知道他成功的误导了布棋梅书清他们,他晚上的时候,给大桥信子打了个电话。

  “药材基地,好啊。”大桥信子一口答应下来:“我让他们全力配合你……不,我亲自过来,你都说好要请我喝杨梅酒的。”

  朱志远一听乐了:“杨梅酒有,其它的也有,想喝什么都有。”

  这话透着暧昧,大桥信子声音中也就水汽弥漫:“都要……”

  朱志远打了这个电话,这个事,暂时就可以撇到一边了,专心捉猪尾巴,杀猪,过年。

  自家的猪要杀,关明月家还喂得有猪呢,也扯了他和朱旦去捉猪尾巴。

  但整个老洞县,却在为药材基地沸腾着。

  布棋放出了风声,要搞十万亩药材基地,每亩,县里可以补贴两百块钱。

  一亩地两百块钱,看着好少的样子,但对农民来说,不算少了。

  农民分了地,大部份都空在那里,现在种地不赚钱,别说山地,就是那些基本口粮田,好多都荒着。

  种一亩地,一年到头,也不过千把块钱,除去种子农药,根本没得赚,甚至有可能亏本。

  而出去打工呢,少也有五六百七八百,多的甚至有一两千,两三千,打一个月工,就可以把一年的口粮给挣回来,那还种什么地?

  所以大部份田地都空着,没人种。

  但现在不同了,搞成药田,一亩地补两百,口粮田不多,但分的山地多啊,一家搞个十来亩出来,就是两三千块呢,为什么不干?

  更莫说,还有后面的大头,只要药材种出来,那也都是钱啊。

  种苗也好,农药也好,都不要自己掏钱,中途有技术支持,等药材种出来,收获了,药材公司还包收。

  前后算下来,除了费点力,自己不掏一分钱,纯赚啊,这种事,为什么不能干?

  如果纯粹只是政府推的,农民会有疑虑,这些年,上的当多了,信誉度几乎为零。

  但这中间夹着一个朱志远呢。

  朱志远是省里的大官,他当了官,给家乡人搞点福利,不可能骗人。

  而且他已经打了样板在那里啊,县制药厂,以前一百万都卖不掉,现在朱志远居中说话,居然是所有人买断工龄,人人发财,还另外加了三十万。

  就县里,都在里面捞了五百万。

  真金白银摆在那里了,你还信不过?你算老几啊,骗你,有一毛钱好处吗?

  钱一出来,口碑立刻就起来了,这个药田,也就人人热心,家家想搞。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