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91【速战速决!】_大宋泼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汝等不必在意。”

  韩桢笑着摆摆手,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单纯的棉甲,其实挡不了弹片。

  毕竟只是棉花,不是凯夫拉纤维。

  若棉甲真能挡住弹片,那明清时遍地都是棉甲,火器也就没有发展的必要了,欧洲更没必要在板甲上下功夫了。

  任何一种军械能得以发展,说明必然有大用处,否则便没有发展的必要。

  马槊就是最好的例子,在五代十国之前,马槊作为马步兵器的王者,经过了数百年战争的检验,毋庸置疑。

  但随着重甲的普及,立即让马槊销声匿迹。

  火枪也是同理,如果棉甲效果真有那般好,火枪决计会被东西方抛弃,转而寻求另一种武器。

  明人朱国祯在《涌幢小品》中记载了“纯棉盔甲”的制作方法:“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缝如夹袄,两臂过用脚踹实,以不胖胀为度,晒干收用。见雨不重、霉鬒不烂,鸟铳不能大伤。”

  鸟铳不能大伤,这几个字已经道明了棉甲的本质。

  面对火铳,有一定防御效果,但不多。

  被火铳击中受伤是必然,不过却不像铁甲那样重伤或当场毙命,能提高存活率。

  这还是最原始的慢速火铳,威力比之火器与野战炮差远了。

  连火铳都挡不住,如何能挡住火器和野战炮?

  至于完颜活女的例子,纯粹是当时恰逢阴雨绵绵,导致火药受潮,哪怕经过炮手烤灼,也没有彻底变干,影响了爆炸时的威力。

  “如此就好。”

  见官家如此自信,魏大几人不由放下心来。

  接着,韩桢率领一众将领,又巡视了一番野战炮和攻城炮。

  如今,前线的野战炮共计一百八十尊,黄铜浇筑的攻城炮三十尊。

  “这便是火炮?”

  耶律余睹手轻轻拂在冰冷的炮身上,面露惊奇。

  韩世忠悄悄看了眼韩桢,见他微微点头,这才笑着解释道:“火炮只是统称,晋王手中的乃是攻城炮。”

  耶律余睹好奇道:“当初在金军,随完颜娄室围攻神武镇时,也曾目睹过,声若炸雷,莫非韩都帅当初便是凭借此物,数次打退金军的强攻?”

  “非也。”

  韩世忠摇头道:“那是野战炮,射程三四百步,范围极广,多用于敌军密集冲阵之时。而攻城炮,最远可射两里地,于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

  “两里?”

  耶律余睹倒吸了一口凉气,身后的韩福奴三人,更是面露惊惧。

  韩世忠说道:“晋王莫急,待过几日大战,便能知晓它的威力!”

  ……

  其实完颜宗翰心里也清楚,想靠棉甲彻底挡住齐军的火器火炮根本不现实,可只要能起到一定防护效果,能保证前军精锐不溃,那就完全可以接受。

  至于伤势……

  在战场之上,除非缺胳膊少腿,或开膛破肚,否则一律归为轻伤。

  轻伤不下战场,继续拼杀是常态。

  不过他还是高估了大同府的富裕,一番搜刮下来,收集的棉衣只够制作三四百副棉甲,比预想中的千余副差太远了。

  木棉本就是南方树木,北人御寒有皮裘,极少人会买棉衣。

  没办法,完颜宗翰只能将这三四百副棉甲配备给麾下的精锐,外层再穿一副铁铠,配合巨盾,勉强可以顶住火器、火炮的轰击。

  这支装备了棉甲的精锐,需谨慎使用。

  好刚用在刀刃上!

  尽管都说齐军火器凶猛,但完颜宗翰却对这次大战信心满满。

  军械终归是外物,当初他随阿骨打起事时,部族之中能战之士不足千余,铁甲只有可怜的二十九副。

  结果那又怎样?

  照样打的辽军丢盔弃甲,屁滚尿流。

  所以说,将帅和士兵才是根本。

  如今十二万打九万,且骑兵数量是对方的三倍,优势在我!

  ……

  四月初九,阴,微风。

  这一日,大同府大门洞开,完颜宗翰率领一众亲卫,架马来到军营之中。

  不多时,十二万大军出营,直奔齐军而去。

  等了四日,总算等来了阴天,完颜宗翰不想放过这样的好时机。

  “报!完颜宗翰出城赶往军营,疑似出兵迎战!”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