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7章 繁盛的临淄城,楚国输的不冤_我刚登基称帝,她就说我是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些学子,

  年龄从7岁至18岁不等。

  经过多年的发展,

  最早一批进入学校的学子,如今早就学成毕业。

  如今齐国的学校,已经根据现代,被韩林分为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个阶段。

  其中,小学负责招收7至8岁的孩童,而且这一阶段的所有学杂费,全部由朝廷供应。

  不需要这些孩童拿一分钱。

  小学主要学习的知识,主要是以识字和简单的算学为主,同时还包括启蒙思想和关于道德品质的教育。

  这一阶段,

  并不是以学业为主,主要是育人。

  在小学学满五年之后,便是中学。

  学制同样是五年,而且不需要交学费。

  到了这一阶段,就开始要学习一些比较复杂和深奥的知识。

  负责教习的老师,也都是由当时,系统奖励的老师负责教导。

  等学子到了十七十八岁之后,也就是中学五年学满,便是类似于原先的科举,也就是现代的高考。

  最终,

  会通过考试成绩,进行选拔。

  这些人才有机会上大学。

  从大学开始,会进行专业的细分,必须是去军校,还是在大学学习算学、物理、化学或者是治国之道。

  只不过,

  由于时间的关系,

  目前大学还处在初级阶段。

  学生并不是很多,而且基本都是最早一批,科举刚刚改制时,就进入校园的那些学子。

  虽然早就听闻齐国的科举,进行过一次彻底的改制。

  但一直以来,

  孙叔敖也曾固执的认为,齐国此举会流失大量的人才。

  可是当他真正看到,那些学子,一个个抱着书本,进入学校时的场面时,

  心中忽然感觉,

  或许相比于那些一辈子捧着四书五经的书生,齐国此举才是兴国之道。

  至少,

  孙叔敖见过不少,读死书的书生。

  除了背诵四书五经,满口之乎者以外,没有任何的用处。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