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5章 建立大数据库,叶清秋的好心情_我刚登基称帝,她就说我是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所有资料,统统归拢整理。

  比如土地面积、山海池泽、税收、财政支出、马政、驿站......等等。

  所有的数据资料全部统一整理归类。

  这样的大数据库,其实最早就是由商鞅变法开始实施。

  所以到后来,秦始皇又是建长城,建阿房宫,建秦始皇陵等等诸多项目,但没有造成饥荒的原因,就是因为一切都有数可查。

  比如说组织十万大军出征。

  这十万人的兵源从哪里来,武器装备哪里领,士兵的饷银要出多少,从哪里出。

  粮草一路上要调集多少,沿途要从哪个产粮大县出,每个县的库存是多少,算上路上的消耗,能实际供给前线的有多少。

  如果这仗打起来旷日持久,后续的物资从哪里调。

  等等诸多问题,全都不需要担心。

  一切都一目了然。

  后续楚汉之争时,

  刘邦打入关中,萧何第一时间便将秦国的大数据整理归类。

  这也成为刘邦和项羽争霸时,最强的后盾。

  拥有这样的大数据库之后,

  齐国的一切信息,都会清晰的展现在自己面前。

  整个齐国有多少人,能出多少兵。

  每年能出产多少粮食。

  有多少驿站,多少粮食能送上前线。

  到了战时,这些都能迅速动员起来。

  韩林也是在这次征兵的事情上,突然想到这一茬。

  在经过和管仲的商讨后,对秦国的各项制度进行细化,查漏补缺。

  最后在齐国开始实施。

  至于募兵的限制,韩林也将其解除。

  从今往后,

  不管是哪国人,只要在齐国工作或者务农超过五年,就能获得齐国的身份。

  从此,就算是一名齐人了。

  如果是参军,只要获得了战功,便能直接更换身份。

  现如今,

  随着齐国的经济愈来愈发达,临淄城内灯红酒绿的生活,让无数人趋之若鹜。

  这种情况下,周边邻国每天都有大量的人,跑到齐国来。

  韩林就是要将这些人彻底的吸纳。

  人口,在古代就是资源!

  第二天。

  在征兵的同时,

  也将一些新的规定,全部刊印在报纸上,发往齐国全境。

  当然了,

  关于建立数据库的事情,韩林肯定不会大张旗鼓。

  这件事肯定要严格保密。

  韩林下令特意由锦衣卫和东厂,派人看管。

  至于报纸上刊印的,只是关于其他国家百姓的入籍制度。

  叶府。

  叶清秋望着报纸上募兵的内容,脸上洋溢着止不住的欣喜。

  刚起床时,

  叶清秋还一脸黑线。

  因为昨天被韩林嫌弃的事情,一整晚都没睡好觉。

  哪怕睡着了,也会被气醒。

  在那里咬牙切齿,不断的咒骂韩林。

  结果没想到,起来之后有这么大一个惊喜。

  募兵虽然是小事。

  但也要看是在什么情况下募兵。

  现如今的齐国,同时和赵国、宋国开战。

  战况胶灼之下,还要招募新兵。

  而且,叶清秋还知道,现在齐国境内有很多大工程也在进行当中。

  就比如全国范围的道路修建,还有韩林的皇宫、金雀台,以及临淄城的扩建。

  每一项工程,都要召集数十万的民夫工作。

  可就是这样,齐国在两线作战的情况下,也没有叫停。

  现在,

  齐国竟然还要继续征兵。

  这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的行为,绝对能让齐国伤筋动骨。

  甚至可能会让百姓齐怨声载道。

  这种事,怎么能不让叶清秋欣喜。

  现在的她,跟刚重生时的心境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读者老爷们,求求动一下尊贵的龙爪,给个为爱发电吧。)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