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五章 左右为难_国运特许,先斩后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另一边,孟行已是与王俊之去天牢探看恩师吴林,不过奇怪的是,吴林只见了王俊之,而后叫王俊之传话,只叫孟行好好读书。

  吴林的态度十分奇怪,如果是出于身陷囹圄,怕不愿被学生见了狼狈模样故此不见,那他不会见王俊之。

  若说怕连累了两人……但其实两人见与不见,其实都已打了清河党的烙印,而且孟行的声名远播,别人想要不注意也是难的。

  如今只见王俊之一个的态度,其实是向孟行传递了一个明显的消息:今科春闱对孟行不利!

  孟行四首望海楼,尤其《千金书》改“恒”为“常”,公然讨好皇帝,众人皆知他目标直指状元,

  孟行目前的名声可以说是名传天下,这些都是他为了考取状元而做的铺垫。

  但是吴林忽然落狱,便使孟行的计划突然遇到了巨大的阴霾。

  吴林也意识到了孟行的野心,但他只叫孟行好好读书,丝毫不提金榜题名的事。

  誉王提过吴林落罪的起因,就是在南阳郡取举人只取政见偏向于清河党的考生,而引起轩然大波,后来遭遇保守党报复,多次弹劾攻讦使朝堂动荡,弄的皇帝也不得不将他落狱而堵住悠悠众口。

  而孟行作为吴林亲点的解元,自然会成为了众矢之的。

  而既皇帝落罪于吴林,做出态度,恐怕要牵连到孟行。

  三月春闱考的是会试,孟行首先第一关,便是考中进士。

  会试一关,对孟行而言便是巨大考验,若是名落孙山,则是颜面扫地。

  只因孟行现在的名声太响了,不成功不知道要遭来多少奚落。

  而且很可能遇到“狙击者”。

  吴林落狱表明了皇帝的态度,会试的主考官,定然不是清河党的,也很可能不是保守党的,而是中立人士。

  吴林肯见王俊之,便说明政见偏向于清河党的学生会试之路还没完全堵死。

  但拒见孟行,便是告诉孟行:

  为了缓解保守党的怨念,保持平衡,会试副考官之中保守党多半占了上风。

  而这一趟,孟行定然要遭到狙击,这是可以预见之事。

  会试这一关,孟行已是难过了。

  而考过会试,才能参加由皇帝主考的殿试,决定最终排名。

  即便孟行过了会试一关成为贡士进入最终进入殿试,恐怕吴林案的牵连就会发挥出最大的影响,因为这是由皇帝本人来操纵了。

  贡士集中在宫殿举行“殿试”,此试不淘汰应试者,而根据成绩高低分为一甲、二甲、三甲共三等。

  一甲只录三名: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人,同进士出身。

  若是因为皇帝的考虑,而非孟行考得不好,却故意不取孟行在一甲,对孟行而言便是大大的失败。

  若是落在三甲,则是颜面无存。

  有人认为科举名次不是很重要,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