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章 革故鼎新!革故鼎新_国运特许,先斩后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象之器。

  鼎的内卦为巽,巽为木;外卦为离,离为火。

  木被火笼罩燃烧,这是烹饪食品的基本条件。

  圣人烹饪食品来祭祀上帝,君王烹饪大量的食品来供养圣贤。

  圣贤则态度谦逊,以其聪明才智服务于君王……这就是巽而耳目聪明。

  得到了什么?

  圣贤的志愿能逐步地舒发,地位不中断地升进。

  圣贤秉守珍正之道,和应于君王,其前途必然无穷,大吉大利,通泰平安!

  这一篇,是极符合君臣之道的主题思想,也是朝廷对《鼎》的注脚,公认的标准答案。

  但是孟行现在看,却有一些不同的理解。

  鼎言象者,卦也!

  爨以木火,是鼎镬亨饪之象,就好像三公之位,上则调和阴阳,下而抚毓百姓。

  鼎能熟物养人,因此说象。

  鼎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

  享,祭祀;上帝,是天帝,也是天道,元圣自神道中分离出人道,对天道尊崇,这也符合当时的境况。

  这两句称“鼎”具有烹物以祭享天帝、奉养贤人的两大功用。

  若祭祀则天神为大,宾客则圣贤为重,因此举其重大,轻小可知。

  享帝直言“亨”,养人则言“大亨”,亨帝尚质,只是特牲而已,因此直言“亨”。

  而圣贤既多,养须饱饫,因此“亨”之前还要加一个“大”字。

  巽而耳目聪明——巽,逊顺,指下卦;聪明,指上离为明。

  这一句取上下象为说,言“鼎”用之利,可使贤人获养然后逊顺以辅助于上……

  这句之前,与朝廷注解大致一样,而孟行所疑是从这句开始:

  巽而之后,究是说贤人耳目聪明,还是另其他人耳目聪明?

  谦逊听话就会使人变得耳聪目明么?

  难道不是上者获助而“耳目聪明”么……

  《鼎》通篇说的是为君王之道,也是元圣创人道的根基,建立体系的支点……君王,是供养圣贤的基础,与国运体系相辅相成,所以《鼎》中这一句,应该是说上者获助而“耳目聪明”……孟行便琢磨出不对劲了:自己成了“耳目”了,所以英灵先塑造了眼睛和耳朵。

  这下好了,他成了走狗。

  但是孟行又奇了怪了,自己究竟是谁的走狗?

  真是细思极恐!

  他心中波涛骇浪,不得不先稳了稳心神。

  国运体系建立,足见圣贤法力无边,神通法术,也尽在其中,一言而定天下法。

  圣贤之说,足见文章。

  这般圣贤,难道真是为君王、上者服务的么?

  似乎也是不对的。

  在国运体系之中,君王并非上者,而似乎应该用“尊者”来形容。

  这样一来,便是:

  贤人获养然后逊顺以辅助于尊者,尊者获助而“耳目聪明”,尊者凭着谦柔美德前进,并向上直行,高居中位又能下应阳刚贤者,所以至为亨通。

  这样才能解释得通!

  耳聪目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