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章 工笔_灵魂画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时间,我们来看看你能做到哪一点,想临《草书千字文》,你记住三句话‘意振气跃、跳动不息、毫无倦笔’……”

  ……

  接下来,高凡临《草书千字文》花了三天时间。

  第六天,高凡开始在冯元的肯定下,接受工笔训练。

  工笔画与写意画,是国画两大流派。

  工笔求形似,工整者多,浙派的开山祖师该算是戴进,一个明朝的全能大画家,山水、人物、虫鸟,各科都精,其画作恢弘大气,后新浙派慕古而不泥古,又融入现代主义画法,其画法先行定位,勾勒轮廓,分别填色,粉黛互用,青绿朱砂等重色,须敷至五六层……

  到这就能看出,与油画技巧在某种程度上相互重叠了。

  怪不得吕国楹要高凡来学冯元。

  剩下四天里,冯元让高凡开始画工笔,仍然是临摹。

  但临摹的是仇英《临宋人画》中的一篇。

  仇英也是明代人,有趣的是,仇英的初始职业是个漆匠,后来博取众长,成了另一位全能大画家,山水、花卉、界画、人物、仕女无所不能,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

  而冯元要高凡临摹的《临宋人画》中的一篇,听名字就知道,是仇英临摹宋代画卷。

  仇英的临摹可称一绝。

  他还临过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再把其中城池车马、行人衣着全部替换成清朝风格,看起来毫不违和,可见其已经不限于‘仿古’,而是仿出了自我风格。

  ……

  “你既然不会在国画上有所成就,只想旁触类通的话,画就多学学仇英,字上面,你和徽宗有缘,但瘦金体暂时别碰,多临临《草书千字文》就行了。”

  到了第十天,告别的时候。

  冯元向高凡叮嘱。

  “谢谢冯先生!”

  高凡真心诚意的道谢。

  冯元不让别人称呼他的为‘老师’,只称‘先生’。

  这个复古的称呼,可看得出冯元为师育人的目标。

  从孩童到青年,但凡是有志于求学的画者,都可以在冯元这里接受指点。

  没有学费,不求谢礼。

  只需要你有天赋,愿意在艺术一道发光发热。

  “把那两盒茶叶拎回去。”冯元又说。

  高凡来的时候,拎着的两盒巨贵的茶叶,现在摆在冯家玄关处,等着高凡将其拎走。

  “这个不好吧,是送您的师资……”高凡有些局促,便是他,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后面这六天时间,冯元几乎天天和高凡泡在一起,耳提面命,步步指点,高凡提升的3点‘线条’技巧值和1点‘结构’技巧值可以证明冯元的用心。

  这十天时间,高凡并没有学握笔、运笔等基础课程,他的字,在不明白的人眼中,还是一样稀烂,但他很准确的,从国画艺术中汲取了自己在当下这个阶段,能够吸收的营养,同时,还为将来更进一步的吸收,打下了基础。

  这就是名师的作用,不是把所有人教成一样的材料,而是根据每个苗子需求的不同,为其灌输不同的营养。

  “存在我这抵学资,学完后便可拿走,和当铺是一个道理。”冯元笑着说,“我跟吕老头约好了,一人教出一个学生,比比十年后谁的学生成就更大,还有义务帮着对方调教学生,这是约定的一部分,你不必在意。”

  “您的学生在哪?”高凡好奇地问。

  “是我家闺女,这丫头只会拿毛笔杆子卷头发,看来是比不上你喽~”冯元摇头。

  ……

  “这才是大师。”高凡离开冯元家后,不禁感慨。

  和冯元学了十天,他觉得自己人格都有点升华了呢,SAN值竟然奇妙的提升了1点。

  果然近朱者赤……高凡考虑跟着冯元学国画的可能性,不大,算了。

  回到酒店,高凡收拾东西准备走人,忽得看到床头那幅《千里饿殍图》。

  他一拍脑袋:“忘一干净。”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