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章 内库_南明:重生朱由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已经出现这么大的财政赤字,这也太难搞了”。

  但是难搞也得搞。

  想要搞钱为朝廷国库增加收益,无非是几样,一是向老百姓加征税收;二是朝廷做独门生意,比如像盐铁之类的那样官营;还有就是抓贪官抄家。

  向老百姓加征税肯定是不行的,崇祯时就因为加征“剿三饷”弄得百姓叫苦连,各地起义军那是越剿越多。

  新皇登基本就该大赦下,减免税收还能获得一些民心,怎么可以再加征税收。

  就算现在加征税和做独门生意,这两样时间上也来不及了。

  至于抓贪官,也不现实,想抓贪官总得有证据,朱菘虽然知道现在朝堂官员都是贪官,但也不能平白无故的随便抓来抄家。

  “田成!你死哪里去了,给朕过来!”

  长得珠圆玉润的田成跑着出现在朱菘面前,

  “奴婢一直在外等着传唤,好随时伺候爷呢。”

  朱菘问道,“我们内库还有多少钱?”

  朱由崧当皇帝后,继承了南京藩库里的大部分钱财,用以皇宫的日常开销。

  田成是洛阳福王府的老人,从服侍朱由崧,朱由崧当了皇帝后,他的身份也跟着水涨船高,已经是内务总管太监。

  这时田成听朱菘问及内务府库银,心中有些惴惴惴不安,以为皇帝要查账,好在他管理内务府时日尚短,贪污的不算多,只要及时补上亏空问题不大。

  田成连忙开口回答,

  “回禀皇爷,内库中现有金八千两,银八十六万七千两。”

  朱崧倒是没想到内库居然还有这么多银子,连忙对田成道,“你准备好三十万两白银,明随朕亲自去京营,把今年剩下的军饷全部发给将士们。”

  田成听要将内库的银子拿去当军饷,连忙摇头喋喋不休了起来,

  “我的爷哟,军饷都是由户部从国库里拨款,咱们内库的银子怎么能拿去当军饷花了。”

  “再咱们宫内开销得花钱,这南京皇宫也是年久失修,皇太后住的慈禧殿得修,要不又有人背地里您不孝,咱们内库的这点银子都还不够……………”

  “行了,行了,快去准备银子。”朱崧被田成啰哩啰嗦搞得烦了,对他摆摆手,

  “这些银子算是我们先垫付出来,以后再向户部要回来就是。”

  这个田成也是个眼界不高的,想不通朱崧从内库拨银子还要亲自发饷,是为了获得京营士兵们的拥护。

  田成见朱菘心意已决,很不情愿的去准备银子,退出武英殿时摇头叹气,“我的皇帝陛下哟,咱们拿出去的钱,想从户部要回来就难喽,户部侍郎周堪赓早就盯着咱们内库的那点银子呢。”

  朱菘在武英殿来回踱步,心中盘算着明发饷时如何鼓励那些京营将士。

  纵观南明抗清历史,真的应了那句,“仪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真正坚持到最后抗清的,都是现在朝廷眼中的那些流贼,他们在长达半个世纪里,几代人都在抗清,如以大顺朝李自成残部为主的义军夔东十三家,还有张献忠的几个义子组成的部队。

  而清军南下时,率先投降清军的多是那些身家丰厚权贵,哪怕是后来让他们剃发易服,也照样乖乖的献上膝盖。

  南方的繁华世界,早就让那些躺在温柔乡里的权贵们,迷醉的身子骨都软了。

  朱菘知道现在南京弘光朝的那些文臣武勋靠不住,可又奈何不了他们,只有以皇帝的身份亲自去京营发饷,从而获得一点底牌。

  而且他还准备多发一个月的饷,以此来收获军心。

  “陛下,礼部尚书钱大人求见。”

  这时太监进来禀告。

  “钱谦益?”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