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章 天子凯旋_南明:重生朱由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子??,如若那少年真是烈帝遗孤,当入住东宫。“

  “陈明遇!”

  “臣在。”

  “速速将那少年寻来,要多加看护,得免遭了歹人陷害,朕的亲人已经不多了。”

  弘光子态度很明确,一副表明了要护着那北来太子的样子。

  阮大铖听到朱由崧的态度,明显急了,“陛下,那所谓的崇祯太子,处处行为可疑,的话也是漏洞诸多,岂可随意轻言入住东宫呀。”

  “朕多日长途跋涉,乏了,先回宫。”

  朱油松都已经表演完了,当然得赶紧回宫了,断定真假太子是三言两语在这城门口能决定的吗。

  他得赶紧回宫,还有大把事情要忙呢。

  “陛下啊,这………”阮大铖还要再些什么,被马士英悄悄拉了一把,示意他稍安勿躁。

  朱由崧回到皇宫后,立马召见司礼监的几个大太监。

  朱由崧为什么不先传捷报回京,是因为他要马上准备办报纸,快速抢占舆论市场,正好可以把卫辉之战作为噱头,引起轰动效果。

  如果真以为现在南京中汹汹民意不可为,吓着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历史上朱由崧就是被这些群愤激昂,汹汹民意吓着了,在处理北太子案时出尽昏招,马世英吓得含含糊糊不敢直接表态。

  朱由崧倒是认为出现这种事不用慌,这些只不过是一丢丢人在使坏,部分人跟着起哄,大部分民众抱着吃瓜的心理凑热闹而已。

  报纸他早就规划好了,要不是去了趟河南,他都已经搞起来了。

  到时候卫辉之战通过报纸,慢慢的详细报道出去,分散百姓们的八卦之心。

  再他今在城门口,大声表明了自己对北来太子的态度,自己没有儿子,可以让他入主东宫。

  当然前提是他得是真的崇祯太子,朱由崧自然不,要让别人去。

  都这样了,要是还有人在起哄,那就是别有用心了,这时候就轮到陈明遇出手了。

  他准备把报纸交给司礼监去办,司礼监跟皇帝相处的时间最多,也离皇帝最近,能有效的向外传达皇帝的意愿。

  明朝内廷二十四衙门有一套完美的选拔制度,明朝中后期能进入司礼监的太监,几乎个个都是人才,叫他们办报纸写文章都是意思。

  司礼监是明朝皇宫内廷特有的建制,明朝内廷共设24衙门,而司礼监居内务府12监之首。

  司礼监设立于洪武年间,最初只不过是由太监组成,给皇帝起居内务的普通机构。

  司礼监在明初时期,并不起眼,朱元璋预见了太监干政的危害性,他对太监的权力严加限制。连字都不让太监们认,文官武将丝毫不把他们放眼里,可以就是一群透明。

  直到永乐年间朱棣才慢慢启用太监,朱棣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监管力度,开始派身边的太监到军事、政治部门担任重要职位,还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太监,就是七下西洋的郑和。

  但是朱棣自己是一个能镇得住场子的皇帝,虽然太监权力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扩张,但还没形成固定的制度,被重用的太监也不全来源于司礼监。

  司礼监真正发展壮大是明朝中叶以后,那时皇帝对文官集团越来越难以把控,加上部分皇帝爱上了躺平摆烂。

  那些躺平摆烂的皇帝,懒于代行理政,把许多本该皇帝自己做的事交给了身边太监去做,比如非常重要的票拟和批红。

  如此一来,皇帝身边的司礼监慢慢将内廷各衙门的主要权力集中到自己手里,如调派往各地的镇守太监、提督京营、掌管东厂等等。

  有月票没,给点点哇。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