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章兵围卫辉府_南明:重生朱由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喇额真和左右梅勒额真都来议事。”

  传令兵连忙转身,豪格在背后加了一句,

  “还有许定国那老头也给我叫来。”

  豪格心想,要是高杰没死,许定国那老子敢骗自己,他不介意直接砍了他的脑袋。

  ~~~

  卫辉府城下,朱菘的中军停在五里开外,他骑在马上打量着卫辉府。

  这座卫辉城是座悠久的历史名城,卫辉出名的太多太多了。

  卫辉是牧野大战发生地、姜太公故里。

  卫辉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黄河北部、太行东麓、卫水之滨,交通四通八达。

  朱菘在进入卫辉府前,就和一众文臣武将商议了作战计划。

  在绝对优势兵力面前,作战计划就多了很多选择。

  他们一致认为攻打卫辉当速战速决。

  怎么速战速决,当然是怎么有用怎么来,用大炮直接轰开城墙,然后十几万人冲进卫辉城砍了许定国那老子,主打就是一个简单粗暴。

  自从火炮的出现,城墙的作用就减少了许多。

  明朝的火炮已经非常先进了,最厉害的就是红夷大炮。

  红夷大炮,其原型是欧洲在1600年前后制造的舰用长炮,后来明朝引进该火炮,并很快就仿制成功。

  明朝的红夷大炮射程有的能高达十几里。

  这次朱菘所率领的军队中,二千斤重的红夷大炮就有十几门,一千五百斤重的有二十几门。

  河南大多地方地势平坦,那些红夷大炮装在车上,用战马拖行,只是比大部队落后半,就已经全部拉到了卫辉城下。

  下午时分,40多门红夷大炮排在卫辉城下,发出声声怒吼,一颗颗带着炽热高温的炮弹从炮膛射出,朝着卫辉城狂砸而去。

  卫辉城墙虽然坚固,但在四十门的红夷大炮一顿狂轰乱砸之下,己经摇摇欲坠了。

  眼看就要黑下来,明军停止了炮击。

  这个时代的战争,是很少存在大规模晚上作战的,所以黑了就得收工。

  为什么不能晚上打仗,是因绝大多数士兵到了晚上,眼睛会什么都看不见。

  这些士兵身上有一个病症,这个病症叫做雀蒙眼,用现代话来解释的话就是夜盲症。

  这种夜盲症的发生原因是因为,古人对维生素a摄入不足导致的。

  维生素a大多存在于哺乳动物或鱼类的肝脏内。而在战争之时,后勤补给没那么豪华奢侈,有干粮就不错了,哪里来的肉食。

  所以古代士兵晚上管理制度相当严,晚上到了一定时间之内,连营帐都不能出,要不然会被直接砍头。

  为什么晚上要这么严的管理制度,那是因为怕发生营啸,古代有非常多因营啸引发兵变记载。

  作为古代一个合格的将领,除了研究除白作战以外,当然也会研究夜间作战。

  夜间作战,由于其时间的特殊性,可以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在防守时,则可以趁人不备,脱出围困,转被动为主动。

  而且夜间作战,多是以少量士兵攻击几倍于我军数量的敌兵,可以做到以博大以弱胜强。

  所以夜间奇袭手段在军事领域有极强的生命力,无论在何时代夜间作战的防守以及进攻,都是作为将领的必修课。

  古代有许多以少量兵力,甚至是一两百人发动夜袭,并取得巨大战果的事例。

  如经典的李愬雪夜入蔡州。

  三国时的就更多了。

  合肥之战:甘宁率领百人百骑袭击曹营。

  定军山之战:张颌率军夜袭张飞。

  以及吕布战败投靠刘备,吕布夜袭徐州。

  夷陵之战中陆逊的火烧连营等等。

  你想象一下,士兵们白打仗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心理压力又大,大晚上的两眼什么都看不见,突然出现敌人杀到了你面前,这还不大败。

  傍晚时分,朱菘拿着笔,把一些军事要点记录下来,做笔记是他一直都有的良好习惯。

  这时阎应元突然求见。

  大家看完后可不可以给个推荐票呀,谢谢啦。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