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章行军_南明:重生朱由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羞愧了。

  朱菘拍拍郑森的肩膀,鼓励道:“郑卿,你也不要自责,以你的年纪,在没有长辈指导,能独自领兵己实属不易,

  你正好借这次行军的机会,向阎指挥使和陈督抚学习军事才干。”

  朱菘转身问陈明遇,“陈卿,能否从南营调一些军官过来协助北营?”

  “皇上,没有问题,我让阎应贞带些人过来吧。”

  陈明遇己经看出皇帝非常看重郑森,对这位南安伯之子宽厚有加,不惜亲自栽培。

  不过陈明遇和阎应元也看出郑森是个有才干的人,毕竟二十岁的青年能独领一营万余人,在这种强行军情况下,没有出现大骚乱,己经超出绝大数饶能力了。

  朱菘鼓励郑森,“郑森,其实你何不换个角度去想,可以将这次行军当成一次军事训练嘛,

  这个时候不怕这些将士们出错,战时出错才是最可怕,当将领的应当在错误中找出原因,再想办法加以改正去完善。”

  郑森得到朱菘的鼓励,己经调整好心态,“多谢皇上教诲,臣知道了。”

  这时朱菘提议,“对了,要不让将士们唱歌缓解压力吧。”

  其实对于这次千里行军,朱菘同样也是在学习中,他两世为人也没带过两万人出校

  行军是枯燥的,再加上每日强行军,身心疲惫之下就会产生怨气。

  现在北营出现士气不振的情况,得想办法解决,军队提升士气的方法有很多。

  例如战前动员,鼓声,号角,喊口号等等。

  朱菘想到了行军提升士气的方法,那就是军歌。

  中国的军歌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出现了,最有名的就是《秦风.无衣》和还有汉代刘邦创作的《大风歌》。

  军歌能够把士兵的心绑到一起,一起大声歌唱,展现团队的磅礴士气,鼓舞人心,缓解压力,催发斗志。

  听到朱菘让士兵唱歌,陈明遇马上附和,“皇上,您这主意好,臣这就召集军官,教大家唱戚帅的《凯歌》。”

  第二一早,由军官组织让全营士兵唱戚继光创作的军歌,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军歌果然能缓解压力,凝聚人心,北营有了阎应贞带着一批军官协助,接下来的行军,两营士兵齐头并进。

  朱菘这个重生者再接再厉,把后世的《精忠报国》也搬了出来,教大家一起唱: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

  朱菘发现行军吃的伙食很差,这是古代条件问题。

  士兵们吃的菜主打就是一个字“咸”,那是一种黑乎乎的酱菜,还有就是咸菜条子,再配上一碗咸菜汤。

  朱菘考虑到这里是江南繁华之地,并不会出现敌情,沿途很多村镇,完全可以改善一下伙食问题。

  后面几朱菘让骑兵分出一队人手,提前往下一个驻扎地,在城镇采买好肉食鲜蔬,让士兵们晚上能吃上一顿带肉的好饭菜。

  伴驾在皇帝身边,晚上又有肉食供应,虽然一路都是急行军,但两营士兵们军心稳定,并没有出现骚乱。

  他们行军八赶到了徐州,徐州知府出来接驾。

  但是徐州高杰所部,大多却都己经去了睢州吊唁他们的主将。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