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0章 技术卡脖子_南明:重生朱由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场,性能怕是还比不上火绳枪。”

  明代中叶,上海县就很发达了,是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业中心,布匹行销全国,远销海外,影木棉文绫,衣被下”之称。

  你想想看,我拥兵几十万,如此牛逼,朝廷是不是应该给我升官,是不是应该多给我发些钱粮装备。

  同时朱由崧想看看这个郑芝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想要完全恢复泉州的市舶司,是绕不开郑芝龙这个东南沿海的怪物。

  朱由崧把扬州那个盐引转运使杨振熙从牢里放出来,让他组织人手,赶紧先把市舶司搞起来,离应府最近,朝廷水师也方便管辖的松江府上海县成为首选。

  朱由崧一直致力发展军队的装备。

  杨振熙关在牢里几个月了,现在把他放出来,去组建上海市舶司,让他戴罪立功。

  没钱不行啊,要不然前方这仗没法打,没钱支持,一切都是白搭。

  杨振熙做盐引转运使虽然也贪污,但是他有能力,也有一定的底线。

  而清军装备极为精良,八旗兵几乎人人披甲,精锐还是身披两三重棉甲。

  而明朝上下极度腐败,加上军队屡战屡败,武器严重供应不足。

  现在多铎南下被打痛了,估计致少几个月之内满清是不敢再来了吧,毕竟现在灾人祸,谁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目前的情况要如何改变这个没钱的局势。

  内部矛盾无限扩大,流寇怎么剿都剿不完,最后直接歪脖子树。

  夏税能撑一阵子,那就得利用这个时间空档,尽快把市舶司弄起来。

  朱由崧见到宋应星,直入正题。

  如果燧发枪性能好用,古人又不笨,都早就发明出来了,怎么可能不用。

  明军人数众多,但往往都是将领爱浮夸,动则我拥兵多少多少万。

  因为这个时代造不出那种有弹性他好钢,不是太软无力,就是太脆容易折断。

  很多将领一看清军装备精良,而自己这方士气全无,往往直接带头跑路,心里都没多少负担。

  现在还是以冷兵器作战为主,明军的披甲率十分之一都不到。

  朱由崧的印象中,中国的燧发枪好像一直没有得到普及,直接从火绳枪跨越至现代步枪。

  还有就是让水师总兵黄蜚来面圣,朱由崧有一些相关事宜和他谈谈。

  将领心里对朝廷也失望,老子报了一万饶数量,你就给我一千饶装备。

  现在阶段无论是清军、起义军和明朝部队,在铠甲装备,武器的设计上大致相同,只是外观颜色不一样而已。

  看来是自己太想当然了,后世一个极为普遍的弹簧,在这个时代都是一道难以逾越的技术难题。

  事实上,明朝军队所装备的武器,无论是火炮,还是铠甲是远远不如清军的。

  为什么常常明军几万人对上清军数千人就一触即溃,因为明军战力太过虚胖了。

  “宋卿免礼,为什么自生火铳还无法应用于军队?”

  上海慢慢的成为海运贮粮的集散点,这时的海运已经是上海经济的另一支柱是产业。

  又给出去了一笔钱,朱由崧愁眉苦脸。

  然后苦逼的朝廷发下一点军需物资,在各路文官手中过一遍,就沾得满手肥油,真正能到军队的少得可怜。

  “回禀陛下。”宋应星拿过一支燧发枪,对朱由崧道:

  如此一来,能分下去的物资有限。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