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_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不会这么急躁。诸君这次还请体谅事故,让他一让吧,不然闹将开来,国家在楼上的可都听得清楚呢。”

  这话里一顿夹枪带棒,有软有硬,让站在最后头的周瑜微微讶然,发觉皇帝身边的这个小黄门平日不显山露水,其实也不简单。

  “哼。”似是被穆顺不冷不热的话语刺激到了,种辑笑道:“宦寺不守规矩,冲撞内臣,如何不能让陛下瞧瞧他的‘礼数’?”

  穆顺面色不改,继续笑着说道:“朝廷的礼数,我还是知道的。陛下早有旨意,内外谒者,但凡遇见急务要事,皆可趋行入陛,途径众人都要相让,遇见了不过执手行礼,却不留步。李坚适才未有向诸君执礼,这的确是他的错处,但种君又何曾避让了呢?”

  他讲话头单只指向不依不饶的种辑一人,还是存了不愿将此事闹大、得罪其他人的心思,这些人里面有新晋的尚书、有皇帝的姐夫、亲侍,都不是轻易能得罪的。

  “你!”

  种辑刚说了一个字,话就被穆顺截了先,他悠悠转身对李坚问道:“李令,你来说,究竟是何等要事,得趋近上禀?若是没有,可是不敬之罪!”

  “有、有!”李坚连忙神气的说道:“关东传来的军报,按例要第一个进呈国家,公车司马令荣公已随我在门后等候。这军令之急,可不容耽搁,就现下这一会功夫,已是贻误了。”

  邓昌见种辑气恼的模样,这其中又属他资历最深、官爵最大,于是开口转圜道:“楼梯狭窄,避让不易,军情紧急,内谒者不及行礼,也都是常情。既是如此,便各自揭过吧,内谒者自去通禀。”

  “还是邓公老成大度。”穆顺笑眯眯的回了句,接着便冲李坚横了一眼,努嘴道:“还不快上去?”

  李坚心里一颤,但低着头小步趋了上去。

  邓昌与种辑、射援等人面色各异,纷纷走出楼梯,到各自的席榻上安坐着,一语不发。

  这只是一段很小的插曲,站在高楼之上的皇帝似乎并未有所察觉,反倒很快便召见了等候着的公车司马令荣。

  在最初的时候,皇帝为了不让大权旁落,受到忽视,费尽苦心从尚书台夺回了亲自御览批奏的权力。臣民大小奏疏,皆由当时的公车司马令王端在第一时间呈交皇帝御览,从而导致尚书台沦落为只负责拟诏、处理具体事务的行政机构。虽然皇帝借此获取了权力与安身的资本,但随着他大权在握、树立威严之后,这个举措的弊端便开始凸显了出来。每日繁杂琐碎的政务不仅挤占了他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让他几乎没有别的时候去关注更紧要的事情,而且这也让尚书台以及录尚书事的大臣们心有不满,因为没有了决策权,只有一个参议权,什么都由皇帝一人乾纲独断,中台及大臣沦为闲置。

  从长远的角度看,这并不利于内部的和谐统一与机制的长效运转。

  所以皇帝在与大臣的几次试探与博弈、明争暗斗过后,开始将这个掌握在手中弊大于利的权力让了出去,定下了承明殿议事的规矩。以后公车司马令收集臣民奏疏后,首先要将其转交承明殿处理,以小事辄办,大事先商议定策,再请皇帝裁决的原则,使皇帝从冗杂的政务中脱身,将精力全部放在紧要的几件事上去。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