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章 我对钱没什么兴趣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制新衣?冬日烤火的煤炭要不要花钱?老人小孩风寒感冒看郎中抓药需不需要钱?同僚之间偶尔应酬,聚餐喝酒,又需不需钱?”

  杨宪一连几个问题,直接把朱标给问懵逼了。

  朱标这才发现,他竟然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自古官俸制薄,未有若此者。

  这是《明史》对官员俸禄的评价。

  与唐宋相比,明朝的俸禄标准简直低得有些离谱了。

  要知道唐朝时,一品官员月俸八千,食料一千八百,杂用一千二百。另有职田,一品为六十顷。除此之外还有世俸钱,一品为二百万(二千贯)。

  仅算月俸,唐初强盛时,四五文钱一斗米。

  十斗为一石。

  相当于一个月二百二十石米,一年二千六百二十石。

  这还仅仅只算月俸,明朝官员俸禄相当于只有唐朝同级别官员的一个零头。

  宋朝官员俸禄比唐朝还要高。

  从这里可以看出老朱有多离谱了,可一个即便当了皇帝,仍旧对年轻时候吃的烧饼与羊肉汤念念不忘,吃上一口就能幸福上一整天的人来说,好像一切又都变得可以理解了。

  这点就和早朝一样。

  他当皇上的每天晚上批阅奏折到深夜,第二天四更天就起来了,他都不觉得辛苦,你们这些做臣子的又有什么资格喊辛苦。

  只是朱元璋错就错在了,把所有人都当成了自己。

  就像现在这世上也不是没有那种真心真意为人民服务到能够舍弃自己利益的人民公仆,可你如果强行奢求所有人都是这样的人,那完全不现实。

  “官员们如此辛苦,可本朝官员俸禄与以往历朝历代相比,又是如此少的离谱可怜。这种不平在心头长期积累之下,就容易引起对朝廷的不满,也是引发贪污的诱因之一。”杨宪看着朱标,接着开口道。“因此陛下治理贪污虽然严刑峻法,可效果非但不明显,相反反而贪污之风好似愈演愈烈,再加上其他种种原因,才最终导致了如今大明官场生态环境。”

  “.杨卿是说朝廷对这些官员太过苛刻了?”

  虽然朱标用的是疑问语气,可他自己心里却是早就有了答案。

  因为杨宪讲的是不争的事实,凤阳暴乱后,气得老朱连剥皮萱草的酷刑都用出来了,可依旧没能刹住这阵歪风。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说到底那些读书人,十年寒窗,铁砚磨穿,又怎会甘于一辈子清贫。当官又不是做慈善。”杨宪开口道。

  “这也包括杨卿吗?”朱标下意识开口问道。

  刚问出口,就觉得有些不妥,所幸杨宪完全不以为意。

  “我?”杨宪嘴角微微扬起,开口笑道。“我是另类,我对钱没什么兴趣的。”

  朱标想了想,好像真是如此。

  无论是新的制盐之法,还是羊毛加工,杨宪如果想要赚钱,还真是随随便便。杨宪的发明里头,哪一项拿出来,不能够赚得盆满钵满,可他都无私地拿出来奉献给了朝廷。一念及此,朱标心里就一阵感动。

  “那按杨卿看来,要如何彻底整顿吏治。”朱标看着杨宪,郑重开口道。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