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5章 给大明读书人的一封信(上)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这个年轻人聪明绝伦且上进。在别的士兵只顾吃喝玩乐捞钱的时候,朱元璋却向军中的秀才们学习知识,文化水平越来越高。

  隋唐之前的话,识字率同样低得吓人。

  因为在隋唐之前,知识是完全垄断在那些世家大族手中。

  与此时的高丽的情况很相似。

  这些世家大族手中掌握了世上最优秀的教育资源,拥有浩如烟海的藏书典籍,这一切,他们只会拿在手中,即便是自己不看,也绝不会公诸于世给别人看。

  更不用说传播、教导了。

  因为知识,就是他们作为贵族阶级维持自己阶级利益最有力的工具,之前高丽那帮子家伙就连这点也是学的我们,而且落后时代版本。

  如果普通百姓都学会文字,有了文化,那么他们身为贵族阶级又有什么优势呢。

  为什么这个时期,世家大族能够经久不衰,横跨数百年屹立不倒。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只有有文化的人才能当官,而知识文化就掌握在这些世家大族手中,再加上九品中正制,这才会导致这个情形。

  在那个有志难申,万事难成的时代,俗世洪流能够站得住脚,已经是千辛万苦,想要出人头地,那是比登天还要难。

  隋唐的科举制,确实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普通百姓起码有了一条能够上升的通道。

  不少底层人通过科举不仅改了自己的人生,也在各自时代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要知道日后有着大明第一首辅之称的张居正,其出身更是军户,也就是贱籍,就是往前考其三代,也没有一个可以说得上有地位的人。

  科举之后,虽然情况要好太多。

  可要是当对象是全体百姓的话,绝大多数想要读书的人,还是苦于无书可读。

  如今大明经济在杨宪的努力下,已经往上跳了几个台阶不止,如果没有之前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这次教育改革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普通人家的孩子,要忙着放牛忙农活都来不及,又哪里会有金钱、有时间、有精力去念书。

  可以说,杨宪来到大明后所做的一切,早已按部就班,为这个国家,为这个时代安排好了最好的路。

  可即便如此,徐妙云提出的这个问题,解决起来仍旧不容易。

  徐妙云开口道:“学生太多,老师和学校太少。”

  “一切交给我吧。”杨宪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一抹笑容。“你到时候等着看就行了。”

  杨宪与徐妙云说话间,一道人影从外头走了进来。

  “东家.徐小姐也在。”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刘坤。

  刘坤恭敬地朝着徐妙云行了一个大礼,然后起身向杨宪汇报道:“东家,你吩咐的学校已经盖好竣工了,我已经验收过了,没有问题。东家什么时候有空,可以亲自去看一下。”

  “你办事我放心。”杨宪轻笑道。

  当年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