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0章 望远镜的妙用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黄铜望远镜递了过去。

  朱元璋接过摆弄了一番,然后笑道:“来老大,跟我去试试。”

  片刻后。

  朱元璋趴在高高的皇城城门楼上,手持着先前朱标交给他的望远镜,眺望着皇城以南的地方。

  “父皇这是?”朱标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开口道。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开口笑道:“老大,来,你来看看。”

  朱标带着疑惑的神情,走上前,接过朱元璋手中的望远镜,看去。

  画面中的景象让他感觉到有些熟悉,朱标皱了皱眉,终于是想了起来。

  “这是韩国公府?”

  一旁的朱元璋点了点头,感慨笑道:“杨宪发明的望远镜这玩意儿真神,隔着这么远的距离,李府巷的韩国公府却还是看得清清楚楚,就像是咱就在里头一样。”

  有了望远镜,朱元璋就能清楚知道他手底下这些官员们每天都在家里干什么。

  此时的朱标显然没有领会到朱元璋的意思,他跟着应和道:“杨卿总是能发明出这些神乎其技的东西。”

  对于朱元璋来说,唯一的遗憾,就是望远镜只能看到画面,却听不到声音。

  不过这一点瑕疵在他眼中不算什么,他向来是论迹不论心的人,他只要知道他底下这些臣子要做什么就行了。

  “父皇,高处风大,咱还是回去吧.”

  在城门楼上呆了一阵子后,朱标从一旁的内侍官手中接过一件披风,披在朱元璋肩上,开口道。

  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

  他看向朱标,看出了对方还有其他话要说,开口问道:“老大,还有其他事情?”

  朱标沉默了片刻,直接开口道:“父皇,儿臣请求解除禁海令!”

  “你说什么?”

  这话一出,朱元璋脸色顿时变了。

  要知道禁海令是他亲自制定的国策,如果换了是别人忽然这么说,他早就大发雷霆了,可提出这个意见的人是朱标。

  朱元璋耐着性子,开口问道:“老大,你知道咱当初为何要禁海吗?”

  朱标点了点头,开口回答道:“父皇颁布禁海令,一是为了防止倭寇,同时还能防张士诚旧部这些反明势力与海外势力勾结。同时也有保护大明农业生产的意思在里头,父皇担心万一沿海的老百姓都顺着海上贸易去外面生活发展了,那咱大明的人口岂不是直接流失,也能保护财富不流失海外。”

  在朱元璋看来,海上贸易虽然能够带来不小的经济效益,但出于求稳的心理,还是农业经济更加有保障。

  出身于平民家庭的朱元璋,早年生活颠覆流离,对于有田可耕种,有得温饱的生活方式更加认可。在他看来,农业经济已足以成为明朝经济的根本,只要将农业经济继续发展起来,农业的产值便足够养活大明王朝了。

  还是那句话,再伟大的君王也有他的局限性。

  朱元璋受限于他的出身以及经济,小农以及家天下的思想根深蒂固,他在决策上有时偏向于保守。当初实行海禁,打算以农业为主,也体现了他的保守性。

  朱元璋点了点头,对于朱标的回答很是满意,只可惜朱标的话还没说完。

  “可是.”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