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7章 缩影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到人力的地方,因此徭役也格外的重。

  征用徭役,就会占用老百姓的青壮劳动力,在服役的过程中,还极有可能发生胡叶的表哥和叔叔这种情况。

  失去青壮劳动力,对于一个家庭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李进默默地听着。

  少女接着开口说道:“交了官府的税,明年连买种子的钱都没有。伱说这个怎么办啊?”

  “借。”李进开口回道。

  这是他能够想到的唯一法子。

  少女点了点头,开口道:“但是像我们这样,身边朋友亲戚也都一样困难。对于我们来说,唯一能够借到的就只剩下印子钱了。”

  所谓的印子钱,就是高利贷。

  由于每次归还都要在折子上盖一印记,所以人们就把它叫做“印子钱”。印子钱每日本利计息,指数函数,翻倍会越来越快。

  俗语云:印子钱,一还三;利滚利,年年翻;一年借,十年还;几辈子,还不完!

  红楼梦里,王熙凤就有干这个勾当。

  李进沉默了。

  他知道一个农户,尤其是失去了两个青壮劳动力的农户,每年能够靠着交完税剩下的粮食活下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是绝对还不上印子钱的。

  果然只听胡叶接着开口说道:“我们借的是蓝大官人家的印子钱,别说还清欠款了,后来连利息钱都还不上。最后只能被逼着卖田。一开始我们卖的是二等坡地。”

  “可这也只能解一时之急,利息实在是太高,滚来滚去,到最后根本还不上。卖光了坡地,卖水浇田,到最后卖光了所有田地,这才勉勉强强把印子钱还上。”

  “要不是迫不得已,我们也不会来这座山来开荒。”

  听了胡叶的这番话,李进也终于解开了那个最初的疑惑,怪不得这里还会有农户,原来是被逼无奈,来开荒的。

  李进脑海里这时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杨宪会说大明税制一定要改,不然就将积重难返。如今只是在苏、松、嘉、湖少数几个地方做了新税改革试点,朱元璋派他们这些士子下去全国各地,其中也藏着一份心思,就是让他们下去看看,新的税制是否真的有必要马上推广全国。

  科考的时候,他虽然用了大量杨宪说的话。

  可那时候的李进感触还并不深,只有像现在这般深入基层,实实在在见到这些发生在身边,甚至就发生在自己眼前的事情,才能够真正明白杨宪所说那一番话的重量。

  像眼前胡氏父女他们这样失去了土地之后,他们所能够做的,要么是去给富户当佃户,要不就是逃到外地去当流民。

  或者就像他们父女一样,来这荒山之中开荒。

  “.定远县像胡姑娘你们家这种情况多不多?”李进沉默了片刻后,开口问道。

  “多的是。”

  “那这样,岂不是有钱人的土地越来越多,老百姓手中的土地越来越少。”李进开口道。

  少女抬头看了一眼李进,这些读书人就是爱少见多怪。

  “那不可就是呗,你到定远县看看,哪几个乡绅富商的土地不是接连成片的,我们老百姓呢?我们老百姓的地,只能见缝插针。”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