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0章 一条鞭法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姓会省事很多,同时也杜绝了那些贪官污吏在税收这块上下起手的可能。”

  看着一脸兴奋朱标,杨宪不得不泼冷水,道:“殿下,税制改革所要面临的阻力,可要比科举改革还要大得多。改革之后,百姓国家自然都会大大得利,却唯独会损害豪强地主的利益。这些人可不比读书人,读书人最多动动嘴皮子,这些人给逼急了,可是要动刀的。”

  听了杨宪的话。

  朱标非但没有半分气馁,反而意气风发,身上展现出一股平日难得一见的杀气。

  “难道只有他们有刀,我手里就没刀吗。他们要是敢动手的话,我会让他们知道,究竟是谁的刀更快更锋利。”

  不愧是中国有史以来,权力最大的太子。

  其身上的魄力,外能震慑群臣,内能让诸王服气。

  如果他没有早亡的话,历史大明会走向哪里还真说不准。

  看到朱标表现出来的态度,杨宪也就放心。

  不过和科举改革一样,凡事都要一步步来。

  杨宪开口建议道:“税改的重中之重,自然是占天下三分之一赋税的江南,只要江南能改好,这全国也可以顺利推行,国库便能够快速充盈。”

  “知道了,我回去后一定向父皇传达杨卿的建议。”朱标开口道。

  数日后。

  京城。

  洪武帝做事向来雷厉风行。

  在得到朱标的汇报后,没有丝毫拖拉,立马展开了实际行动,他首先要做的便是全国各地清丈田亩。

  因为这件事是接下来所有事情的根基、基础。

  没有准确的田亩数据,之后所做的一切都将是空中阁楼。

  几天前,朱元璋便已经下旨让各省上报田亩数据了。

  这两天也已经陆续有地方回报,可情况却很不乐观。

  太和殿。

  朱元璋拿着手中的三本奏折,重重拍在桌上,脸色阴沉得有些可怕。

  “这是什么呀,安徽省的田亩数据,一报就报上来三个。户部报上来是三十八万顷,安徽省府报上来的是三十二万顷,而你们中书省报上来的是三十五万顷。”

  “朝廷到底按哪个数据来征收田税啊。”

  李善长被朱元璋劈头盖脸,就是一通骂。

  不过这也难怪朱元璋会这么生气,要知道安徽可是他的老家,连他老家田亩数据都如此混乱,其他地方可以想见。

  又给杨宪说对了。

  李善长开口解释道:“户部的三十八万顷,是算上了几年来屯耕新开田亩,省府报的三十二万顷,则是没加算新开田亩。户部估高了,是想多收税,安徽报低了,是想少纳粮。中书省截长去断,是估了一个中间数字。”

  听了李善长的解释,朱元璋就更生气了,有关田亩数据,有关朝廷税赋,这样的大事,竟然会如此儿戏。

  朱元璋怒声道:“你们这估来估去,咱这个皇上是安徽人,善长,你这个宰相也是安徽人。连自己家乡的田亩都不知道多少,你说这荒唐不荒唐啊。”

  等到朱元璋气稍微消了一些,李善长这才开口回道:“禀陛下,不光安徽田亩混乱,各省也都有这个情况。”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