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1章大环境_全职中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午依旧是研讨会,不过方彦再也没有参与,其他人各抒己见,都说着自己的看法。

  这种会议,不少人都是人云亦云,但也有一些人说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方彦虽然听着,也多少有些收获。

  最起码能看出眼下杏林界的一些现状。

  “人都是自私的。”

  孙守文倒是和方彦越聊越是投机,一边听着其他人发言,一边和方彦说着话。

  “无论是中医也好,还是西医也罢,无论当医生的初衷是什么,最终还是要先考虑自己,其实不少新派中医,又何尝不知道自己走偏了路,但是能赚钱,能有地位,那就足够了。”

  说着孙守文摇了摇头,禁不住叹息:“其实,任何时候,想要推动行业发展,还是要有一颗初心的,一旦引进了资本,就只能向着利益出发了。”

  “孙老此言一语中的。”

  这一点方彦是绝对认可的。

  中医发展到现在,能够名垂青史,对中医有着卓越贡献的,其实都是比较淡泊名利的一批人。

  比如张仲景、孙思邈等。

  要知道,张仲景可是当过长沙太守的,那个时候,一郡太守,那可是相当了不起的了。

  都说,当官发财,莫入此门,虽然每个人都有私心,但是想要真正的革新中医,就不能有着太强的功利心,这一点是必须的。

  其实方彦倒也不是完全反对革新中医,反对与时俱进,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发展,周围的环境也在发展,其实中医是最讲究人和自然的一门医学。

  换句话说,中医是最讲究人的生存环境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中医也确实需要与时俱进,不能故步自封。其实中医从诞生之初到现在,本来就在不断地完善,不断地发展。

  从神农尝百草,到中医各流派之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中医也一直在顺着历史发展。

  中医的器具也在不断地变化,就说针灸用针,从最初的木针到现在的不锈钢针,这就是一种变化。

  中医的外科从汉代开始,也在不断地发展,唐宋时期出土的一些器械就能证明中医外科的发展,甚至中医已经有了开腹手术。

  像现在的一些急救手段,什么心肺复苏之类的,放血疗法,中医早就有了,只不过因为现代医学的普及,导致不少人都觉的某些手法是西医首创的。

  其实现代医学借鉴中医的地方并不在少数。

  只不过,喊着与时俱进,创新中医口号的,大多数人并不是真正的要中医与时俱进,而是打着与时俱进的幌子罢了。

  其实也不需要看太远,仅仅看眼前几十年对待中医的态度就能看出很多问题。

  最初现代医学引进国内的时候,中医直接被批判为封建迷信,抨击中医愚昧落后,那个时候,喊着消灭中医的人甚至不在少数。

  到了现在,大力发展中医药,对待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