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六 四章 兵源问题_怒海覆清18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咸丰亲手将自己的人心推到华族这边了。

  ……

  咸丰的大军还没有出发,清军的先头马队就变成了征粮队散落到北方各府。

  其中以山东和山西受到的搜刮最为严重。

  在山东,那些山东大汉可不买这些马队的账。

  许多县乡都出现了起义,这时候,满清各地的起义早就司空见惯。

  百姓们反抗习惯了就不再害怕官府的镇压。

  含香与登莱的暗部负责人碰面,大家觉得应该将北边这种如同火药桶一般的情况告诉总部。

  相信元首一定会对这个消息感兴趣。

  而含香已经在心中闪出一个念头,她为什么不在山东干一件大事儿呢?

  ……

  在湘西,单耀东的湘西纵队已经整编完成,开始进行训练。

  三个支队,一共一万两干人,最后应募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单耀东打报告给董良希望能够给湘西纵队增加一定的员额。

  他跟董良描述了自己手下的这些湘西汉子。

  报告中写道:这些人能够光着脚一天走几十里的山路。这几十里相当于平地上的上百里,甚至还多。有一些猎人,只要带着猎枪远行便可以外面赶上许多天的山路,而不用携带一点干粮。他们知道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隐蔽的山路。那些隐藏在树梢上的松鼠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在这里,只要给一个家庭一担米,他们就愿意将家中的青壮送到军中来,这些人除了身体瘦弱一点,其他更方面都非常适合担任一名战士。

  那时候董良刚到福州,正在跟总司令部的人商量扩军的事情。

  众人的意见还是尽量从各地的守备队中抽调。然后再从民兵中抽人填充进守备队。

  这种层级式的选拔,最能够保证华族正规军的质量,保证野战部队的战斗力。

  不过董良却认为军队也要讲究地域性。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生活习惯。

  如果纯粹这样选拔的话,那么明年攻下北方之后,华族的军队将主要都是南方人。

  那个时候,华族的军队甚至要去漠北、去新疆驻守,到时候这些土生土长的南方人真的适应那里的气候吗?

  即使他们能够适应,军队中这种不均衡的地域分布也是不健康的。

  因此董良最后拍板给单耀东纵队增加一个支队的编制。

  他的湘西山地纵队一共有四个支队将近两万人的编制。

  同时授予他们“山地纵队”的称号。

  不过董良跟单耀东说了,你牛皮吹得那么大,到时候,仗必须要打得漂亮才行。

  这不,沅陵城,湘西纵队的大本营,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训练场景。

  士兵们练习队列的号子声到处都是。

  本来只有一两万人的小城,现在一下子多出来两万大军。

  让这里看起来就像是一座兵城。

  “司令,这些人还是要打散了编制,要是按照寨子分,不同中队之间的协同性就要出问题。我觉得先将他们打散在一起,一开始的时候士兵们之间可能出现摩擦,但是时间长了,他们肯定能够磨合好。但是按照寨子分的话,他们以后很难形成信仰,每个中队都可能形成山头,咱们安排下去的中队长、训导员可能都要被架空。这非常危险。”

  说话的是湘西纵队训导主任王烨,他管理战士的思想。

  此时单耀东正带着冉仲珪、王烨等纵队领导班子商讨新兵下连队之后的编制问题。

  领导层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有一部分像王烨一般主张打乱编制。

  另一部分人则觉得将一个寨子的人编在一起,战士们之间的感情深,在战场上相互扶持,配合也更加的默契。

  最后单耀东道:“同志们,我们护卫军是一支专业的队伍,我们的信仰应该是推动复兴华族,保卫华族百姓。这样一支军队还需要兄弟乡情来维系吗?那样的话我们与一支私军有什么分别。元首早就说过,我们护卫军中没有某家军,所有护卫军的将士都是一样的,同样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最后的结果还是打散建制。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