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75章 执掌东宫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朕授你为太子詹事兼太子左卫率,仍领翰林学士承旨。”

  皇帝主意已定,不容拒绝。

  “召岑文本、崔敦礼!”

  中书舍人崔敦礼奉旨前来草拟外制,拜秦琅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文散阶官,进从一品太子太保,加正三品太子詹事职兼正四品太子左卫率职。

  翰林学士岑文本则起草内制,白麻拜封秦琅进封卫国公,翰林学士承旨,参与执掌机要事务。

  秦琅还兼任了数个职务,安北大都护府副大都护、京兆府少尹、崇贤馆学士。

  实际上,秦琅是再次拜相了。

  翰林学士承旨这是一个极重要的职务,相当于半个中书令,而皇帝又授了秦琅参与执掌机要事务这个头衔,便等于让秦琅实际再次拜相了,和参政魏征一样,也一样可以入政事堂堂议了。

  皇帝用心良苦。

  秦琅出任太子詹事的同时,给他提升了散阶,从原来的辅国大将军的武阶,又转回文阶,还直接升到了最高一级。另一方面,秦琅出任太子詹事时,还破例又兼了太子左卫率之职。

  等于是还握有了东宫的部份兵权。

  而另一方面,又让他再度入中枢为相,参与机要事务,就是让他再次成为了中枢决策大臣,这也等于是给东宫更大的权力。

  李世民现在是彻底让秦琅成为了东宫代表,不是宰相兼职太子老师,而是太子老师任东宫詹事,兼职宰相,并统领东宫部份兵马。

  这种安排,可是极不一般的。

  最重要的还在于李世民接下来跟秦琅又说了一番话。

  皇帝居然要把东宫十卫率加以改革,如之前南北衙一样,东宫也搞成两个体系,一个外府兵南衙兵,一个则是内卫禁军。

  皇帝居然说东宫十率,六率统外府兵,四率统内卫兵,外六率每率各统六个军府六千,内四率下负责宫门、侍卫外,再建龙武、旅贲二东宫禁军,各统三千。

  秦琅听了这话,感觉有点尿急。

  外六率就三十六个军府,整整三万六千人?

  东宫内卫还新设两军,统六千人?

  驻于长安东宫内外?

  这不会是在钓鱼吧?

  想当年建成做为太子,手底下的东宫兵也没这么多啊,他的长林兵不过两千人,还是费尽心思从这里弄几个,那里弄几个拼凑起来的,这点兵还总被李渊和李世民找茬。

  而李世民玄武门之兵,更只是靠着当时的八百王府亲兵,结果就硬是逆风翻盘了。

  难道李世民会不知道兵权的重要性,更不要说在长安城的兵权的重要性?

  承乾确实还年幼,十岁的孩子,但十岁的孩子也不小了啊,再有过五六年,也就差不多成年了。

  随便给承乾在长安城里拥有六千军队,长外城外的关中河南还有三万多人马,皇帝真不怕?

  “陛下,臣以为东宫设禁军万万不可,长安城内现在有北衙禁卫六军有三万余人,城外有南衙十二卫番上之兵,虽经裁减番上数量,但也还保持着每卫在番三千,也有三万六千。”

  整个长安的南北兵马,有七万左右。

  这个数量可不少。

  秦琅坚持拒绝皇帝要给太子下放更多的兵权,这绝不是什么好事,是十分危险的双刃剑,一个不好就会割伤手的。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