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5章 冀州、豫州_穿越封神我为纣王之气死鸿钧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鼎被你家老祖成汤挖走了,否则岂能留下这北海眼,禹夏社稷也不会落到成汤手里。”

  说话的是陆压道君。他一本正经,不像胡说的样子。

  “陆压,寡人从未见过冀州鼎。九间殿的那个绝对不是禹王鼎。”

  “真的被人毁掉了。”

  “谁?”

  “太上老子,伊尹便是他的化身。”

  伊尹是谁?

  类似周武王的姜子牙、刘邦的萧何、刘备的诸葛亮、朱元璋的刘伯温。

  他就是成汤的伊尹,辅助成汤灭夏桀建立了商朝。

  伊尹活了百岁,服侍:成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

  伊尹被尊称号“阿衡“,乃成汤国师也!

  “不可能的,冀州鼎未毁,这九鼎乃是一套勾连,毁一个余者焉存。”

  尹受不信。这鼎必然还在老子手中,更可能是被挪移到了北海附近其它地方。

  既破了禹王的气运,又不致九州崩塌。

  “移一鼎而不毁九州,这个是无法做到的。若寡人推断不差,扬州鼎应该也移动了位置。”

  这个推断是从平衡规则上出发的,跟阵法没关系。

  西北东南相对,稍微动一点点,依旧能保持平衡。

  北海东南岸,袁福通的都城。此时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

  “就在这里,等郑伦归来,在这建设燕京城,永镇冀州。”

  “喏!”

  王贞应喏。他去冀州传旨后,便直接过来陪王伴驾了。

  苏护的冀州只是一城,诸侯方国。并非上古九州之首的冀州。

  大禹九州,徐、扬、荆、梁、豫、雍、冀、兖、青。其中以冀州为首。

  何为首?

  不是最大,不是最强,跟着些没关系。而是这九州按“人”道方位划分,西北的冀州乃是“人”的头部。

  雍州、兖州为两肩,

  梁州、青州为双手,

  荆州、徐州为双腿,

  扬州为“万劫无移大地根的擎天柱”,也就是西游记中的东胜神洲花果山。

  为何如此排列?因为盘古大神就是头朝西北倒下的,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也是如此形成的。

  还有一个原因,冀州的范围是太行山两侧区域,唐尧、虞舜、禹夏、商汤都发源于冀州,而且是主要活动区域。

  一直到了“中丁”时,把都城从“毫”迁到“隞”,盘庚迁都到“殷”,天下的中心才由“河内”转移到了后世所谓的“中原”,也就是豫州。

  自中丁开始,商朝的君主就开始频繁迁都,商朝频繁迁都,后人称为“殷人屡迁”。

  但,迁来迁去都是在中原那块巴掌大点的地方转圈儿。

  再也没有回到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以北的河内地。

  按照朝廷史官记载,

  中丁将都城由“毫”(商邑、商丘)迁“隞”(又称嚣,郑州),

  到亶甲又迁到“相”(内黄),

  祖乙迁都“耿”(河津),“庇”(邢台),

  南庚又把都城迁到了“奄”(曲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