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 古河郡_王国的建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刻对照着想起了沛国的制度。许多‘逾越’在钱樵看来,往好了说是‘人尽其用、同仇敌忾’,往坏了说就是‘文武不分、制度紊乱’。

  当然,让外国使节谋划军务,甚至直接指挥一个郎的士兵,却也让钱樵感到了沛国立国之初的那种朝气蓬勃。当年钱家崛起,就是因为土人围攻王都,钱家募集了两千唐、番之客,乘坐小船抵达王都救难,最终帮助沛王化解了危机,从此钱家也在沛国崛起为大族。几次遇到变故,两姓沛王都会出面帮衬。若当年钱家不敢行‘逾越’之举,岂有今天的富贵呢?

  想到这里,钱樵精神一抖擞,不由得吟唱起了沛国的军旅之曲,只不过沛音古怪,钱樵身后的唐兵们只看出的钱尉心情不错,至于他唱的是什么名堂,却没有人弄得清楚。

  比起王鸣鹤在南边主要重视防务,将木寨朝着屯兵要塞方向去修筑,钱樵则灵活得多。从伊兹米塔开始,钱樵就开始强征各地的中型商船,他记载了这些西土船只的大小、船木种类、料数、用帆之法后,就将它们舶入港口区。

  王鸣鹤花在囤聚石料上的钱粮,在钱樵这边,则用来改装战舰。

  伊兹米塔以南,乌苏拉人过去的侨民港中,聚满了唐人、布尔萨人还有诺曼人的民夫—――其中有许多自称诺曼人的家伙,都是在这里定居了几代人的乌苏拉人,对他们来说,尼塔才是故土,所以在甄别入册的时候,他们多半自称是诺曼人,以便能够继续生活在尼塔。

  唐人的归义官们并不会拆穿他们,只不过会让城守格外注意一下这些人,防备他们通敌。

  侨民港如今被称为乌港,也算是承认了乌苏拉人对此地的开拓。

  乌港的码头修筑得极为开阔,甚至有锯齿形状的楔形石梯,可以很轻松地将船只拖上岸来,只需要三十个民夫两天的时间就能完成。

  三台来不及被乌苏拉人摧毁的石台吊车起了大作用。

  许多船只被拖上岸后,就被锯掉了不需要的风帆、装饰、蓄水桶、扶栏。

  在船舱内,钱樵则将桨位增加了一倍,用来塞进更多的桨手。

  一片平坦的甲板上,则开始打入楔子。钱樵对于船料之间的‘抵’、‘冲’、‘压’、‘合’很在行,有些船他走进船舱看上几眼,就摆手说只能用来运兵粮,有些他进去看后,就说可以改。

  船板上安置的弩机,至少会使用四条木椽深入舱内固定,许多船舱比较古怪的,则需要使用的压舱物。

  钱樵改船改得很开心,水手们却大吐苦水。

  没有改装之前,这些诺曼船在水里航行颇为平稳,左右摆动平缓,被钱樵一折腾后,这些船只左右摇摆极为猛烈,高低落差也大。老水手还行,新登船的水手,尤其那些从非渔民的居民中征募的水手,不久后吐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