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再见好基友_科举之男装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闵州盐井一样,廖州盐池除了掌握在官府手中的,便是租与有力之家的——这所谓“有力之家”,便是世家豪强。而廖州世家又不是闵州这样偏远山区小士族可比的。

  安史之乱以后,朝廷对盐政收紧,官府不但提高场税,还利用民屯和军屯控制了更大部分的盐场,极大地挤压了世家的盐利空间。

  盐铁厚利,不只是朝廷的经济命脉,对各个家族也至关重要。对以后的盐政,世家大族们怎会不关心?不过好消息是现在的户部尚书是陆家五郎,虽各家族各有利益,互相也常掐一脸血,但与一个懂规则的谈判总比与一个光脚的田舍汉谈强。

  程平等沾了是陆允明下属的光,得以赴了几次廖州大士族的宴。程平等土包子也算见识了何为钟鸣鼎食世家风范。

  程平觉得士族这个群体还真是矛盾,一方面表现得放诞洒脱,一方面精致到头发丝;一方面占据着盐池这些山河之利,一方面骂着“阿堵物”;一边清谈佛道,一边谋着世家世禄……

  当你接触其中一员时,往往会被其高华气度折服,但当把整个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时,就可能皱眉头了。

  程平把目光放在上座的陆尚书身上。陆尚书锦衣华服、宽袍博带,桃花眼微挑,眼中似有细碎星光,又举动洒脱,雅怀有概,颇得魏晋风流。不只外貌,论能力、论资历,陆尚书也无疑是当代士族子弟里最出色那个批次里的一员。

  崔氏家主一生未出仕,以善相人著称。他赞扬陆尚书“风姿绝佳”“真正嵇叔夜、王令公一流的人物”,又说他是“旧族年轻一辈第一人”,后来干脆直接扣上个“谢家宝树”的高帽,把其与东晋名相谢玄相比。

  而陆尚书也只是淡淡地表示谦虚。

  这夸的好意思,这被夸的也好意思,让程平对自己脸皮的厚度产生了深切的怀疑。

  他们又赏琴。

  “此曲莫非就是黄帝命伶伦所作之《清角》乎?”陆允明微皱眉笑问。

  “诚之真知音人也!”崔家主笑道,“某查阅散轶古籍,历时三载方才补订完成,这是第一回人前演奏。”

  “昔时黄帝奏琴,鸣鹤翱翔,凤凰蔽日①。吾等何德何能,得闻此上古之音?”陆允明轻叹。

  程平觉得自己一定是那只牛……有那么玄吗?又不由得想起前世去逛现代艺术馆的经历。听人家讲“画面”“构图”“笔触”“色彩”“情感”“技法”,程平一脸蒙圈,这难道不就是个水波纹吗?从那时候起,程平就知道自己与“艺术细菌”绝缘。现在听陆尚书与其他人谈音乐,更加深了这一认知。

  话说近日程平不断刷新对陆尚书的再认识。以往,因为陆尚书对自己不错,又有并肩“作战”的经历,程平便总有种两人是一个战队的错觉。然而最近陆尚书的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