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嗑·药的问题_科举之男装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邓两相的突然离去,让众臣都有点恍惚,那两位跺跺脚朝堂乱颤的人物,竟然就这么走了。众人又把目光投向政事堂的方向,周相长期在江南,现在政事堂只有陆相了啊……

  皇帝也在为这事犹豫不定。现在算是四海升平,中枢单陆允明为相,倒也忙得过来,但本朝一向是群相制,再则——想到他短短时间调的十几万精兵,想想运河沿线的布防,想想他在群臣中的威望……皇帝皱皱眉,陆允明,还是值得信任的,但……

  那么选谁入政事堂呢?三省六部的朝臣?把外面的某个节度使或刺史调回来?

  皇帝首先排除了后者,然后排除了够品级的朝臣中老朽的、无能的、空谈的、专爱挑毛病的,在能干实事又知情识趣的里面,再排除与陆允明同属陈党的,真是不剩几个了。

  皇帝用笔写下几个朝臣的名字,尚书左丞章令仪、礼部尚书谢亭、户部尚书程平、吏部侍郎宋敏、兵部侍郎冯襄、刑部侍郎甄太初、中书侍郎韩捷……

  章令仪少些决断力,若陆允明不在朝,他恐怕顶不起来;谢亭,样样都是好的,但野心太大,到现在也不知道他在汴州时瞒了多少事;程平——也样样都是好的,但资历太浅,他与陆允明、周望川都关系匪浅……

  犯了选择恐惧症的皇帝几乎把头发揪秃。

  程平却不是很上心,自己资历太浅,况且老师周忘川拜相,皇帝不会让有师徒关系的两人同时拜相的。

  政事堂一直“寂寞”着,每日只陆允明自己。也因为“高处不胜寒”,每日上朝下朝,他都形单影只,程平想起前世听过的一首英文老歌《Stardust》,he'stheleaderoftheband,Heisalonelyman。当老大的代价啊……

  程平也就是感慨陆允明一句,她自己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待得很舒服,很有点如鱼得水的意思。

  前面几年漕运的疏通、盐政的变革、晒盐法的改良、和平的环境带来的稳定两税,让户部日子过得很宽松。与艰难的老徐尚书、锐意开拓的陆允明、跟在陆允明身后苦苦支撑的窦峻比,程平当的是太平尚书。

  当然她也确实会偷懒。窦尚书有过目不忘之能,崇尚的是夙兴夜寐、事必躬亲,程平不然,她主张的是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层次管理,分工合作。

  之前的,不管是徐尚书,还是陆允明、窦峻,都是个人风格很明显的人,他们用个人影响力驱动着户部的运行。

  与他们的“人制”不同,程平是“法制”派,她致力于让户部各岗司职责制度化,户部就如一架机器,各个零件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职能,制度赋予他们权力,他们也接受制度制约。

  开始,对这种“直来直去”风格以及突然多出来的规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