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1章 博士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21章博士

  华尔道夫酒店。

  清晨,李谕一家和司徒美堂、何育杰一起共进早餐。

  他们看了今天的报纸,似乎是预谋好的一样,各大媒体一起对德国的电报事件进行了猛烈批评。

  司徒美堂身为局外人,头脑要清醒一些:“他们难道没有怀疑为什么英国会在自己国土上拦截德国的电报吗?”

  李谕说:“新闻上并没有明说,很多人就不会往这个方向去想。”

  司徒美堂说:“不过美国参战也是好事,说不定国内北洋政府就能够下定决心。”

  “司徒大哥还挺关心北洋政府。”李谕说。

  “没法不关心,”司徒美堂说,“去年的复辟事件着实吓了我们一跳,唐人街上的不少理发店更慌了神。”

  李谕笑道:“又不是清室复辟,不会再玩留头不留发。”

  “太波折了!”司徒美堂说,“好在只是虚惊一场。”

  李谕说:“估计现在段总理与黎大总统还在为对德宣战的事情吵着呢。如果美国动了手,那么谁都可以看清战场局势,北洋政府宣战的勇气确实就多了。”

  司徒美堂说:“早在齐默尔曼的电报之前,美国的各界就充斥着参战的新闻。尤其关于拉法耶特中队的报道,一直是热点。”

  一战中德国空军的表现非常亮眼,“红男爵”里希特洛芬声名显赫。

  英法这边也有不错的空军,最著名的就是法军的拉法耶特中队。

  由于这个中队有不少美国飞行员,所以关于他们的报道一直受美国人的追捧。

  政界也借着这件事的宣传试探美国人对战争的态度。

  ——想要政客参战,需要精确的利益计算;

  而想要民众参战,只需要一个完美的故事。

  司徒美堂又想到李谕的无线电生意:“现在股票市场上,LY无线电屡创新高,而我现在才算知道,这东西与军情大事联系如此紧密,远超此前的想象。我的法律顾问告诉我,联邦政府已经通过了强行没收德国企业的决定。”

  李谕说:“你的那位法律顾问还是罗斯福?”

  司徒美堂说:“对的。”

  “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李谕说,“我做的是硬件,至于使用者如何加密,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二者没有水火不容的关系。”

  “这样就好。”司徒美堂放下心。

  只不过目前李谕不太方便搞无线电方面的技术创新了,因为战时升级关键技术是非常敏感的举动。

  一旁的吕碧城翻着报纸,突然惊呼道:“这个舞娘被抓了?”

  李谕看了一眼,“玛塔·哈丽?”

  司徒美堂说:“她早就被抓了,最近的新闻经常报道,只不过今天没有放在头条。”

  吕碧城问:“她怎么成了间谍?”

  李谕说:“不仅仅是间谍,而且是个不得了的双面间谍。”

  玛塔·哈丽在西方的知名度非常高,差不多可以类比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