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八章 两三月内,便可入襄阳!_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造反案。

  他有四个知名徒弟。

  王肃(王司徒之子),魏卫将军。

  尹默,蜀谏议大夫。

  李撰,历任蜀汉三郡太守、阿斗老师之一。

  潘濬,这个就不用说了…毕竟在历史上,他确实投降了孙权,但那不是没奈何吗?

  毕竟,世上如廖化(诈死而归)一般实心眼的,终归是少数。

  当然了,就算是潘濬后来投降了,但早期帮着刘备梳理荆州的功劳,那也是不可磨灭的。

  言归正传。

  看到了吧?

  宋忠的四个徒弟当中,除了世间奇人王司徒的儿子之外,几乎都投了蜀汉,而且……皆是立下过大功的!

  他的儿子宋良,甚至还是冀州响应魏讽造反的主要人物之一。

  除此之外,宋忠还是刘备能逃脱樊城的主要助力……羽获宋忠,方知刘琮已降。

  真以为刘备在荆州的七年时间里,一点事都没有干吗?

  若真什么事都没有做,历史上潘濬又怎么可能会来投?伊籍、霍峻、邓芝、张存……等一系列的人,怎么就突然变成蜀臣了?

  没错,刘备在荆州的这些年里,表面上确实没有做过什么事。

  但这并不代表刘备没有收拢人心!

  就算别的都不说,便仅仅是宋忠这样的大儒,也绝不是一个两个那么简单的了。

  结合这些之后,再看上面的问题,是不是就豁然开朗了?

  没错,亲近刘备的人,早就已经结成了派系。

  所以这些亲近刘备的人,就算是曹操想动,也得先考虑考虑会造成的政治影响。

  当然了,带兵之人显然不能算在其中。

  因为带兵之人,要么如霍峻一般早就跟刘备跑了,要么就是彻底转变了心思……

  不然的话,他们也活不到今天。

  不过这是另外一种情况,这里只论及县令、长、丞、尉这一级的,情况自然也就有所变化了。

  他们一来不带兵。

  二来大多都在本地有着极大影响力、政绩。

  最后来说,背后还有着一个堪称巨大的‘亲刘’派系斡旋。

  也就是说,只要不动这些人的话,他们的影响力,那可就直接归了曹操了。

  最起码在刘备反攻倒算之前,这些人都可以帮着曹操稳固地方。

  试问,就这样的人而言,谁又会主动去动呢?

  曹操吗?

  显然不会。

  因为以曹操的政治行为而言,他既然容了冀州、幽州的那些老臣,自然也就会容下荆州的这些老臣。

  最为关键的是,只要他能保证前线不失,这些人便都是最可靠的地方管理人才。

  当然,他显然没有想到刘备这么快就会反攻。

  可以算是失策了。

  不过历史上曹操在荆州的策略,其实也算不上太高明。

  如果真的高明,关羽在发起襄樊之战后,也就不会到处都是响应的人了。

  就连荆州刺史、南乡太守都投了,谁敢信?

  要知道的是,这个荆州刺史,那可是曹操亲自任命的,并非是荆州土著啊。

  但这俩人还是投了。

  虽然是在于禁战败投降之后,但他们却为蜀汉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他们都死在了襄樊之战以后的曹魏反击战中,便是铁一般的明证。

  话说回来。

  似宋忠、张存、时绪这样的人,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根本就没有太大的作用。

  最多最多,也就是在关键时刻响应一二。

  但让邓芝很欣慰的是,如今便是关键时刻。

  只要张存一响应,同时前线失利的消息又传了回来,那么编县也就能轻易拿下了。

  除非,曹仁早已把防线建立了起来。

  但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为曹仁如果建立起了防线,此时徐晃就该后撤了。

  可他现在都还在死撑,便只能说明……曹仁的防线,仍然没有建立起来。

  这时候如果能够得编县响应,那对于战局的影响就太大了。

  而这也正此战当中‘无赫赫战功’的陈逢,提出来的一项策略。

  陈逢对此很是自信。

  甚至在看着邓芝率兵离开的时候,直接便跟刘备拍了胸膛。

  “若无太大意外,两三月内,玄德公就能进入襄阳了。”

  “那就好。”

  刘备脸上出现了笑容。

  当然,他脸上的笑容很快就消失了,因为他要夸陈逢。

  “此战……子吉辛苦了。”

  说这话的时候,刘备满脸的古怪。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