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5章 彻底释放公检法_北宋大法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度,也就是政事堂和枢密院,回到三省,就等于将政事堂切割开来,一分为三,安置在三省,使得三省是直接面向皇帝,就预示着皇帝将走向前台,直接参与政务,而不是通过宰相,同时再精简机构。

  但事实证明,只是分割了相权,效率不但没有提升,反而还下降了,原因就在于相权分割。

  之前决策都是出自政事堂,宰相都在一块议事,三省直接听命于政事堂,紧急情况,就能够反应迅速。

  一分为三,各管一事,稍有瑕疵,又得递回去,更别说相互之间扯皮,周而复始。

  简单来说,王安石批得政令,司马光能给他过吗?

  此外,元丰改制并未在地方上深耕,中央倒腾几回,地方上又要折腾大半天,这效率能高吗?

  到底这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还是赵顼本意就是要集权,提升行政效率顺带。

  这只有赵顼自个知道。

  然而,现在随着公检法的诞生,国家内部也诞生了一种新得制衡。

  就是政法分离。

  肯定定就不会按照历史的流程去走,未来也就变成一个未知数。

  虽然张斐对于行政制度也是了解的,但他了解的是那个时代的制度,要是照搬过来,结果肯定是脑袋搬家,这只能是赵顼跟那些宰相们想办法。

  他先观望一会儿,要不利于公检法,他再提意见。

  而赵顼方面已经是迫不及待,因为今年有一次大规模的官员轮换,他要借这一次轮换,开始走向前台。

  在张斐交谈过后,赵顼便就请来王安石。

  “先生请看。”

  赵顼将一道奏章递给王安石,“这是翰林院王禹玉递上来的,朕的觉得很有道理,不知先生怎么看?”

  王安石双手接过,端坐在椅子上,打开一看,眉头渐沉。

  过得一会儿,赵顼问道:“先生以为不妥吗?”

  王安石将奏章一合,略有不屑道:“臣以为目前针对冗官的改革,完成的非常好,不少官员已经加入了事业署,这无须操之过急。”

  还是一副教育的语气。

  赵顼暗自皱了下眉头,但也未有表露出来,微笑道:“朕并非是操之过急,而是见到司法官署整合的如此成功,朕听那皇城司的人说,那司法官员就连行路可都比三省官员要快,那为何不用于其它官署?”

  王安石道:“这臣不否认,而且臣也并非是反对这么做,只是臣认为局势向好,贸然回到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这祸福难料,到底唐朝的情况和我朝的情况大不相同。就比如说三司与户部,以户部规模和职权,是不可能取代三司的。同理而言,兵部也无法取代枢密院。

  依臣之见,应先让各官署各司其职,然后再裁减掉多余的官署,再依具体情况规范制度,没有必要去依从《唐六典》。”

  赵顼沉默少许,然后点点头,“先生言之有理。”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