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4章 德主法辅_北宋大法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笑问道:“这反应出什么思想?”

  “德主刑辅。”

  “不错,礼大于法,礼大于刑,这就是属于德主刑辅的体现。”

  张斐点点头,“也可以说,刑是完全辅助于礼,怎么辅助,就是五花八门的刑罚,惩治,威吓。对不对?”

  学什么点点头。

  这讲得都是儒家学问,他们回答的非常流畅,基本上都没有迟疑。

  “那么二者的关系就可以这么表示。”

  张斐来到木板前,将“刑”圈上,然后换一条线与“礼”连上,“简单来说,这关系就是‘刑’在‘礼’中。”

  说着,他又用手比向下面的“德与法”,“现在我们就看看德与法的关系。记住,这个法是指法制之法。”

  说着,他还在边上写明“法制之法”,然后又问道:“你们认为二者是何关系,与上面是否一样?”

  方才还对答如流的学生们,顿时是一脸懵逼。

  一讲到法制之法,他们脑袋就仿佛固化了,转不过来。

  “嗯?”

  张斐期待地看着他们。

  蔡卞讪讪道:“应该一样。”

  张斐道:“怎么说?”

  蔡卞回答道:“都是以德为主,关系自然是一样的,只是方式不同。”

  张斐稍稍点头,又目光扫去,“还有其它答案吗?”

  叶祖恰道:“我倒是觉得不一样。”

  张斐问道:“又怎说?”

  叶祖恰道:“若是一样的话,老师还讲什么。”

  张斐笑道:“你们的回答真是充满机智,完全不带依据的。”

  学生们都是尴尬不语。

  张斐突然又看了眼周边的士大夫们。

  几乎人人都是一脸不屑。

  你这自娱自乐,故弄玄虚的学问,不值得我们动脑。

  只有富弼、王安石、司马光等人在沉吟思索着,但也未有给出反应。

  曹太后也完全是一头雾水,本想问问赵顼,结果发现赵顼比她还呆一些。

  张斐微微一笑,“如今这些理念都是非常清晰的,那我们可以来推论一下,到底德主法辅是一个怎样的关系。”

  又来了!

  学生们可都非常期待。

  这种推论式的教学,虽然令他们感觉自己很笨,但其实也很爽,就好像走迷宫一样,出去那一刻,总是非常爽的,如果不爽的话,他们也不会期待上这课。

  “方才我们说过,法家之法重刑罚,而在儒家之法中,恰恰缺乏刑罚,二者是可以直接融合的,因为本身就是互补的,大家也都非常好理解。现在我们看看法是否如刑一样,能与之完美融合。”

  张斐又问道:“法制之法的理念是什么?”

  “捍卫个人正当权益的一种共识。”

  “礼呢?”

  “礼可总结为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是圣人所想吗?”张斐又问道。

  学生们点点头。

  张斐问道:“谁想的?”

  “孔圣人,三纲之道就是来源于圣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所以在孔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