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7章 解铃还须系铃人_北宋大法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钱,有力出力,是彻底引爆了整个官场。

  这绝对是一个核弹。

  之前王安石只是在朝中指出问题所在,并没有抛出变法的具体内容,大家只是凭借对王安石的了解,和他的政治理念,去猜测他的变法方向。

  这回王安石直接抛出他变法的内容。

  好家伙!

  就知道你丫没安好心。

  感情你捣鼓半天,就是要打我们的主意。

  若朝廷要贴补穷人服役,那么势必就要扩大财政,增加财源,如今朝廷财政是入不敷出,拿不出钱来啊。

  为什么神宗不喜欢司马光的改革,就是因为司马光强调不要与民争利,这是很难快速地去解决朝廷的财政问题。

  而王安石改革主要的特点,主要是为国谋利,故此他用得是经学。

  根据王安石的说法,不用想也知道,就是向那些免役人士征税,这就是多出来的财源,这么一来,既可以充实国库,又可以减轻穷人的负担。

  谁是免役人士。

  这还用说吗?

  这比祖宗之法还可怕一些。

  整个士大夫们阶级立刻就统一战线,但是他们一开始还是选择挑软的捏,先将火力都集中在张斐身上。

  这才是万恶之源。

  而且虽然不少大臣支持王安石变法,但是他们也不希望让一个珥笔之人来定调这祖宗之法。

  读书人也不希望。

  他们不但在民间制造舆论,而且还在朝中指责张斐妖言惑众,妄议祖宗之法,属大不恭之罪。

  但是许遵他们立刻站出来为张斐说话。

  堂上让伱们辩,你们就不说,堂下是一个比一个叫得凶,是因为你们的目的见不得人吗?

  吕惠卿也开始在民间发力,但他没有去为张斐去辩驳,而是围魏救赵,不断制造关于差役法的话题,潜移默化地将舆论引向变法。

  这可是百姓非常关心的,他们也迫切的希望废除衙前役。

  吕惠卿又不断放风,王安石要废除衙前役。

  百姓的诉求,就是要废除衙前役,王安石也要废。

  当然支持王安石。

  一时间,王安石在民间声望大涨。

  保守派一看,这不行啊!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他们光顾着针对张斐的祖宗之法,结果却让王安石有机可乘。

  内外交困,只能赶紧请皇帝出来主持大局。

  这祖宗之法,皇帝不出来说话,真是有些奇怪。

  皇帝也是最具有发言权的。

  赵顼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原因很简单,优势在我,他也不着急,争一争也好,分清楚谁是敌人,谁是盟友。

  垂拱殿,这是宋朝皇帝平时与大臣议论时政的地方。

  “关于此案的堂审录,朕已经看过了。”赵顼点点头,“朕觉得张斐对于祖宗之法的论辩很有道理。”

  刘述立刻道:“陛下,张三不过是一个珥笔之人,他岂懂得祖宗之法。”

  赵顼问道:“刘郎中在堂上为何不就此质问张三?”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