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天师_大明测字天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多疑,但同样十分自负,这番话出口,说明他是彻底相信了萧风没问题,同时也肯定了锦衣卫的忠诚和能力。

  锦衣卫的忠诚比能力更重要,他们的忠诚是如流水般的银子喂出来的,是九族的身家性命做担保的,他们对皇帝的忠诚,绝非任何官员可比。

  但代价就是,一但皇帝不信任他们,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没有任何中间路线可选择,包括陆炳也是一样。

  “既然他二人都在援军之中,那杀良冒功的事,他们自然也该知道真相吧。”

  “是,那是鞑靼人假冒我们的骑兵做的。萧风对戚继光说过,屠杀的现场几乎没有老人,说明他们是故意放走那些老人的。”

  “这是为何?”

  “老人眼花耳聋,而且对外面的事儿了解比较少。那些山村交通不便,人上了年纪,就很少出山了。

  年轻人会经常到密云城等地,对大明的军服和旗帜都比较熟悉,但老人就未必那么熟悉。鞑靼人仓促之间,肯定没法做到天衣无缝,年轻人或许会看出破绽的。

  但老年人老眼昏花,全家又被屠杀,惊恐慌乱之下,很难注意到那些细节,只会认定是大明骑兵要杀良冒功。

  此计狠毒无比,想来不是鞑靼人的心思,多半是那位圣使的手笔。若不是万岁睿智,让顺天府和大理寺暂时压下不审,只怕戚继光他们不管胜败,都得被召回来问罪。

  而他们为证清白,必须赶回京城,那样一来,他们的行动路线就变得十分容易预测,被一网打尽的可能性很大。”

  的确,如果有圣旨召他们回京对质,他们若不回就是抗旨,若要回来,就没法像后来那样往古北口方向攻敌不备了。

  黄锦想到屠村的惨景,也不禁为之恻然,轻声道:“那些老人风烛残年,这山高路远,鞑靼人就不怕他们死在半路上,白费心思?”

  陆炳苦笑道:“这一点萧风也说过,他说鞑靼人也肯定有此顾虑,因此不是每个村放一个人,而是把所有老人都放走了。

  这样,即使路上死几个,总有人能赶到京城。也正是这一点,才让他们的处心积虑露出了马脚。”

  黄锦恍然大悟,的确,如果要逼真一些,一个村子故意漏走一个老人会更真实,他们为了保险,放走了那么多老人,反而让萧风看出了目的。

  嘉靖沉默许久,忽然问道:“既然萧风看出了这是鞑靼人釜底抽薪的毒计,他为何不赶紧回头,那时应该还来得及。

  他回到京城,以他的口才,此事三言两语就说清楚了。他不在京城,难免三人成虎。这一点,他出征前还特意提醒过朕的。”

  陆炳沉默片刻,心情也有些激动,嘉靖和黄锦都看着他,等着他的答案。

  “万岁,萧风见了屠村惨状,当场吐血。

  他对全军说,大明骑兵,当护卫大明百姓,大明真人,当护卫大明国运。各尽其责,死不旋踵。

  全军激愤,愿与鞑靼人死战。不知是谁带头喊了‘大明天师’,全军齐呼,声震山谷。”

  嘉靖站了起来,目光穿过西苑上空无穷无尽的黑暗,看向遥远夜空中的群星。

  “大明天师,大明天师,好,好,好!”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