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6.曾经浮世与繁华(4K)_大隋说书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了肾病。

  老头一直有糖尿病,结果不注意保养自己身体,糖尿病转成了肾衰竭。

  花了很多钱。

  老头儿呢,一辈子无有儿子,就仨徒弟,和一个闺女。

  闺女已经出嫁了,加上家庭条件也很一般,再怎么拿出钱,条件也有限。而师父有难,徒弟们自然也不会坐视不管。

  至少,李臻是做不到这样。

  做不到对这个从自己拜师那一天开始,每个周六周天,都要打电话喊自己过去,然后自己只要过去,就会有一小锅红烧排骨或者是红烧鱼在饭桌上等自己给倒酒的小老头撒手不管。

  他是最小的徒弟。

  其他俩师哥知道师父的事情后,一人丢下了两万,一人丢下了三万。

  接着就没在管了。

  李臻不怨他们。

  师兄弟之间年龄岁数差的有点多,自己刚拜师的时候,大师哥家孩子都快上初中了。

  三人一开始就不熟,除了逢年过节见面喊一声“师哥”外,沟通有限。

  而这俩人的情况也算不上多好。

  只能靠录录盗版光盘什么的过活。

  能给这么多钱,已经顶着压力了。

  他不怨,老头儿也没怨。

  而作为一个十九岁的孩子,在从家里陆陆续续的拿了将近十万块钱后。

  他知道,自己不能在这样了。

  于是,大一那一年,他就辍学了。

  从宝定,一头扎进了燕京城。

  先是靠着师父的关系,拜了山头,进了宣南书馆。当时宣南的台柱子是老艺术家,巾帼不让须眉的连丽洳先生。和李臻的师父是平辈,李臻直接认了干妈,在人家书馆里开始说书。

  不按场结算,一个月包吃包住,连打勤杂工的,两千块钱。

  同时,在知道了李臻的情况后,干妈很心疼这孩子,觉得孩子孝顺,厚道。就把他安排到了电视台那边,做了一个小小的捡场。然后有什么电视台的节目,都带着他,到哪都说这是我干儿子,各位多照顾照顾。

  就这样,20没到,就开始打两份工的李臻正式踏入了曲艺行的“至高圣地”---电视台。

  李臻这人吧,虽然学习不咋地,但记性好。

  虽然没过目不忘那么夸张,但任何只要他上心的事情,别人花十分钟能记下来,到他这可能也就两到三分钟。

  在加上从小就练就了一张特喜欢和大爷大娘逗贫的嘴皮子,他似乎天生就该是评书门里的孩子。

  性格踏实、厚道、懂规矩,讲礼数。吃点小亏不在意,大度能容隔夜仇。

  一个小人物,只要具备了这种“憨厚老实”但实际上怎么回事心里都明白的机灵后,成功,似乎不是那么遥远了。

  于是,从一个宣南书社的勤杂工,只能上场说相声门里“八大辊”暖场的毛头小子,到慢慢的开始有人说“这小子以后肯定能接老太太的班”。

  从一个只能跟着剧务搬桌子撤椅子的捡场,到一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