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五章 根子在哪儿?_史上最稳太子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锅还得扔给宋朝。

  自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这宋朝就是得国不正。

  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再这样发生,大肆提高文人的地位,对于武人是极尽压迫,堂堂一代名将狄青,最后都算是被这些文人活活吓死的。

  至于底层的士卒,更为低贱,都是只有流氓,地痞,无赖才会入军。

  这样的军队,说好听点,叫军队,说难听点,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指望着这样的军队去和辽金抗衡,去和蒙元打仗,那也真是想的太多了!

  都说大宋打不赢是因为辽金蒙元这些渔猎游牧民族,是因为这些人的武器装备赶上来了,可拉倒吧!

  根源就在于这宋朝的皇帝是一群废物,这养出来的大大小小的名臣,也是废物,这从上到下的官僚,都被惯坏了,养的毫无廉耻之心。

  对于外敌,这脊梁骨早就被打断了,只会纳头便拜。

  而现在,距离那个时代也不远,连一百年都不到。

  这从那个时候活下来的文人还没有死绝呢,而且有些文人直接拜师的就是这些老古董,这一个个算起来都是徒子徒孙,自然,也沿袭他们的传统,对武人,素来是瞧不起的。

  张口就是臭丘八,闭嘴就是贼配军……

  遥想汉唐时代,那个时候,武人是什么地位?那个时候,中华又是何等的风光?你敢跳,我就敢灭你,你不服,我就打到你服,现在想想都觉得很热血,很激动人心。

  而那个时候,能从军的都是什么人?

  地痞,流氓,无赖?我可去你的吧!这样的人,连军队的边儿你都摸不到。

  那都是良家子,不仅要求本人品行端正,有良好的的军事素质和修养,就连家族,都不许有犯罪历史。

  选拔过程相当的严格。

  这样的优秀素质兵员组建成的军队,战斗力自然是杠杠的。

  朱标面色有些冰冷,他想到了许多,在历史上,明朝到了后期,也出现了文官独大,武将备受欺辱的状况。

  甚至来说,领兵的就是文官这样的操作……

  而在老朱原本的构造之中,应该是文武互制的局面,但这样的僵局在土木堡一役之后被彻底的打破。

  武将勋贵在那一场战役之中几乎是全军覆没。

  整个大明皇帝之中,第一大傻子是朱允炆,而第一大混账绝对是朱祁镇。

  不,不能说整个大明皇帝之中,范围稍微扩大一些,朱祁镇的混账程度在众多皇帝里面排到前三也是没问题的。

  宋徽宗宋钦宗被抓了,好歹没被抓着去叫门,好歹没回去又继续当皇帝。

  而朱祁镇,那可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不是冒出了一个于谦,这大明估摸着到他那儿,算是为止了,接下来估摸着又是衣冠南渡,成个翻版的南宋。

  最后这朱祁镇当了皇帝,还他娘的将于谦给杀了……

  再三思虑,朱标想了很多,自己是不是应该琢磨着办个军校?

  这办了军校,首先可以确保军中的人员素质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儿去,而且,还可以有效的保证军事人才不会断代,不会出现一波没的情况。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