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2章 崛起之路(五)_我得给这世界上堂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没办法。

  唯有等待。

  不管是崔浩,还是李艳红,还是其他同一阵营的人……

  他们依旧太弱小了!

  她在办公室里坐到了凌晨,看到了很多的新闻。

  凌晨两点钟的时候。

  一条社会新闻冲上了热搜。

  这条热搜是来自于教育部的,是新政策。

  【教育部〔2010〕24号印发《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

  教育部的新闻……

  李艳红并不算太关注。

  但,当看到豆瓣《那年盛夏》评分的时候,李艳红先是一愣。

  随后脸色开始变得严肃,终于死死地盯着《那年盛夏》下面的评论。

  她感觉全身冰冷!

  ……………………………………

  二月二十五日早晨。

  除夕!

  《那年盛夏》第四天的票房五百万!

  它依旧在升,依旧在涨。

  总票房坚定地朝着两千万进发。

  但……

  日票房五百万似乎并不是终点,甚至两千万的总票房,也不是终点。

  【盛世娱乐】高层猝不及防,【星光未来】也猝不及防。

  甚至是一些院线的领导们也猝不及防……

  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部无关紧要的电影,它居然杀入了战场……

  【《那年盛夏》电影首映,教育部的改革!】

  【从《那年盛夏》电影里,分析当下教育的困境,教育的资本化,班上那些学习好的,基本上都是条件好的。】

  【课上老师不讲内容的,他们专门放在课外的补习班里讲!】

  【所有人都在上补习班,你不想上也不行,但,并不是人人都有钱!】

  【《那年盛夏》拍得很真实……张利这样的普通人,明明是重点种子选手,但因为家庭环境突变,贫富的差距,无法上补习班,间接让他在高考失败……】

  【……】

  伴随着教育部的24号文件。

  伴随着央视新闻里,插播教育文件改革的一条《那年盛夏》电影片段。

  电影片段,其实就是一张贴着各种各样“补习班”的剧照。

  电影虽然没有明示什么……

  但电影里每一个学生的高考成绩,再加上电影里每一个人物的经历,无一不在暗示着“教育”的贫富差距。

  新闻播出之后。

  网络上瞬间便掀起了一阵社会热潮。

  无数的学生、家长、网友在网络上陆续开始发声。

  有支持改革,说教育如果不公平的话,寒门学子便再难出头了。

  也有人说补课实际上不贵,很多孩子聪明,一听就会,压根不需要补课,但但更多孩子笨,而且如果不补课的话,他们注定没办法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而且放寒暑假不补课的话,孩子们就会跑去上网打游戏,严重荒废学业。

  微博上。

  关于“补课”这两个字,上升到了社会新闻的热点。

  很多专家都站出来,开始针对“补课”还是“不补课”这个话题,开始进行了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