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明妃曲_狄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羔毛的行褂和行裳,触手柔软温暖,式样也灵巧好看,对襟处钉了一排晶莹透亮的珊瑚纽扣。

  百花正支支吾吾地找借口,却见李元昇笑道:“前几日着修内司打的牛角弓做好了,今日正在上油。我特意叮嘱他们,翎羽箭上要刻上我们小公主的名号。再过两日,我就去宫中取回来,你那小木弓可配不上这样好看的行褂。”

  百花喜出望外,半晌说不出话来,李元昇抬手揉了她披散的长发:“阿皎,冬狩的时候可不能教大皇子比下去了。”

  …

  百花领了国学司的差事,匀出大半看书的时间来抄新字。

  皎月斋三间屋子合围着院落,百花将西屋规置了,一侧摆了白玉雕松鹤的插屏,前头放长条茶桌、汝窑天青的茶盏;另一侧铺了大幅的钩花地毯,权作吃茶用膳的小花厅。

  东屋小些,只靠墙摆了半高的博古架,架上齐齐整整立着书籍,又摆了些佛手、瓷盒点缀;临窗则是一张黄花梨木翘头大案,案上摆着汉玉笔架、淌池歙砚。

  少女跪坐案前,如墨的长发在身后松松系成一束,几缕青丝散落下来,被轻轻别在耳后;密合的褙子收紧了袖口,露出一截欺霜赛雪的皓腕。

  大概写得有些累了,她搁下笔揉了揉右肩。

  瑾瑜揭起写好的纸晾到一旁,再起身帮她按揉酸疼的肩颈,好奇道:“公主不多写两张、挑了好的再送去国学司吗?”

  百花细细端详着,笑道:“书画贵在意趣,我不过拟个雏形,各人也不全照着写,若是心手一齐,写来便有了自家的风骨,那才妙呢。这字既没写错,也就不必多写一次了。”

  瑾瑜似懂非懂的,却觉得十分有道理,笑着替她再摊开一张白纸:“公主今日已写了二十五个字,足足一百张了。”

  百花又揉了揉右腕,摇头道:“写完这个小篆便不写了,我有些乏了,再写就不好了;你去,将盘点过的账册拿来我瞧瞧。”

  …

  提笔悬腕,沉肩坠肘,蓄力落笔。

  “阿皎,小篆多是中锋行笔,笔锋运行都要在中轴上。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娘亲握着她小小的手,教她写出第一个字。

  娘亲还说,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因而她的大字更劲健遒丽些。

  百花抬手将兔毫搁进笔洗时,瑾瑜正好拿了账册进来,说是琉璃从小厨房提了食盒,请她移步到小花厅用些茶点。

  …

  库房里成千上万的物件要登记造册,足足理了三月才有些眉目;各色各样的赏赐分了类,又按品级划了九等,光名册就是厚厚一本。

  百花信手翻看,忽而想起吴妈妈来——自小看的用的都是这样的东西,难怪会说出那样一番话了。

  厨上新做了一碟奶油松瓤卷酥、一碟枣泥馅的山药糕,一小碗鸽子肉粥,琉璃一边往小几上摆,一边道:“陛下从宫里拨了两个中原的厨娘来,公主快来尝尝。”

  百花闻言一喜,搁了账本凑过来,乐道:“宫里怎么有中原的厨娘?”

  琉璃道:“听说原是在宫里伺候,被遣散出宫后就被陛下买了回来;这两位厨娘是李顺容宫里放出来的。”

  瑾瑜乐道:“陛下买这些人来,定是要学习汴梁宫里的礼制;如今只咱们府里赐了两位,莫不是心里瞧不上那位公主了。”

  百花摇头笑道:“宫人说来不起眼,却是离宫闱朝政最近的,陛下买他们回来多半是为了探听政事;顺容不过是九嫔,又是真宗朝的人,身边的宫人自然也没什么要紧。咱们就当得了个好手艺的厨子。”

  瑾瑜得意道:“那也是独一份的荣宠,过两日传到怀亲王府上,有得她难受呢。”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