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32章 第385 礼宾馆_汉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错误,堂堂帝国礼宾馆,竟然成为一个面子工程,沦为一个藏污纳垢之所,这才是帝国名声的败坏,天子颜面的损伤。

  自那之后,礼宾馆的制度改了,除了加强款项下拨的限制以及账目的监控,同时对于外宾,也不再是予取予求,任意免费。

  至少在刘皇帝看来,能够进京入贡的,总不会囊中羞涩,倘若真只是为了来京朝拜大汉天子,刘皇帝也不在乎这种穷鬼。连京中食宿都承担不起,还朝什么拜,纳什么贡?

  刘皇帝的确是越来越爱面子,但却更加厌恶愤恨那些以维护国仪君威为名,而实际辱没君颜的行为。

  当然,或许确实不乏偏僻之地的穷酸使节,朝廷也不是完全没有优待,若有困难,他们可以先向礼部登记,靠礼部开具的凭条入住礼宾院。一般而言,有实力有底气的外使,是不会通过此法的,也不屑于此,即便对大汉卑躬屈膝,也不至于求此施舍,那样只会为人所笑。

  而自从礼宾馆开始收费之后,有很多民间的人士,都想要花费去住上一住,享受一些国宾的待遇,感受一番别样的荣耀与体验。大汉民间,也从不缺有钱人,尤其在京师之内。只可惜,这终究只是妄想,没点身份,不够职位,连花钱的资格都没有。

  哪怕已然入秋,并非使臣觐见朝拜最频繁的季节,礼宾馆也有七成的入住率。像高丽国使徐熙,作为高丽国的礼部尚书,已然在京住了半年多了。

  当然,与有些流连西京的一些使臣、首领不同,徐熙逗留汉都,主要还是为协调大汉与高丽国之间的关系。

  去年那场浩荡的汉辽战争中,高丽从头到尾,也只打了个酱油,但受到的打击是深刻的,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高丽官民遭遇的伤痛是沉重的。

  今春徐熙来朝,数度奔波,几番商谈,终于取得了朝廷的谅解,达成了一系列的议和条件,终苟全。

  到如今,东海水师早已停止对高丽沿海地区的侵袭,但其国内,仍旧不安,受到汉军杀掠的西部地区,发起了一起规模不小的叛乱,意图推翻高丽王昭的统治。同时,汉军仍旧没有完全撤军,仍旧留有五千水师在济州岛,修建军港码头,一副长久经营的姿态,并且摆明了随时插手高丽内乱的意思。

  大汉在休养生息,得罪过朝廷的势力以及不听话的小弟在遭受苦难,这也让刘皇帝感受到了一种闲适感,一种异样的满足感。

  大抵他国水生火热,本国富民安康,方得天下太平,刘皇帝的霸权主义与强权心理也是越发严重了。

  对于高丽国内始终骚乱不安且日趋恶劣的形势,徐熙是心知肚明的,这也是个有眼光,有见识的人,他知道,一切治乱的根源还在隔壁这个强盛霸道的大汉帝国。

  国内那些叛乱的贵族与农民,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