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章 形势严峻_权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在太子和福王谁更有资格一承大统上闹得不可开交的文官们相比,京城的勋贵们在这件事情上的行事比较严谨,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表明各自的态度。

  实际上,勋贵集团的这种沉默无形中已经表明了他们的抉择,确切的说是英国公张惟贤的选择,张惟贤并没有附和福王的事情故而他无疑是支持太子的。

  可惜的是勋贵集团的这种团结一致的现象并没有持续多久,其内部关于支持太子还是支持福王的矛盾很快就得以爆发。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最先公开支持福王的勋贵并不来自京军阵营的勋贵,而是来自亲军阵营,亲军都护府右都督、文山侯赵德光公开上疏表示拥立福王继承皇位,使得京城一派哗然。

  紧跟着,一些属于京军阵营的勋贵也相继向郑贵妃上疏,表达了对福王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京军的组成和指挥体系有些复杂,与前朝都不相同,京城的数十个京卫隶属于五军都督府,即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和中军都督府。

  明朝立国之初,大明的卫所军队归大都督府管辖,不过洪武皇帝为了制衡军中各派系使得无法出现一派独大的局面,故而后来把大都督府一分为五,成为了后世的五军都督府,分掌全国卫所军队的兵权。

  京城的数十个京卫分属五军都督府,每个都督府统辖若干个京卫,如此一来各五军都督府之间就进行制约,最大程度确保京城的安全。

  五军都督府中由勋贵担任的职务有四个,即左都督、右都督、都督同知和都督佥事,都可称为“都督”,如此一来每个都督府就有四名勋贵任职。

  京城的勋贵分别在五军都督府中担任职务,与文官集团一样他们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的派系,相互间有着远近亲属关系。

  根据李宏宇的了解,五军都督府的勋贵中间的主要有三个派系,其中势力最强大的自然是以英国公张惟贤为守的派系,其次是勇国公刘武,最后是武威侯张广。

  在五军都督府中,后军都督府统辖的兵力最多,麾下执掌二十个京卫,占据了京卫数量的一半,而英国公张惟贤就是后军都督府的左都督。

  而亲军阵营中的勋贵主要分为两个派系,分别以亲军都护府左都督穆崇风和右都督赵德光为首。

  如今穆崇风已经被郑贵妃软禁了起来,其所属阵营的勋贵也受到了相应的威胁和打压,使得亲军完全落进了赵德光的手里。

  而赵德光投靠福王意味着皇城被福王掌控,太子朱常洛和太孙朱由校已经处于险境被福王控制,这震动了京城整个官场。

  随着赵德光表明态度,皇城处于了半戒严的状态,在赵德光的命令下亲军士兵们封锁了皇城,仅允许官员和杂役进出,其余人等一律严禁进入皇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