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八章调笑平儿_从红楼开始拯救名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章的。

  ……

  翌日清晨,到了块要上朝的时辰。

  定国公徐圃,正坐在老爷椅上美滋滋的吃着碧梗银耳红枣粥。

  那老爷椅上面铺着新猩红毡,设着大红彩绣云龙捧寿的靠背引枕,外另有黑狐皮的袱子搭在上面,大白狐皮坐褥。

  如果不是老头那没几个毛的头有些碍眼,看起来还真是挺好的一副画面。

  定国公徐圃,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历经太宗皇帝,太上皇,和当今景隆帝三朝,可以说是三朝元老。

  老头看起来已经瘦的快成一个团子了,不过精神头看起来倒是不错。

  定国公徐圃和开国八公不一样,定国公是在太宗皇帝时期被封为国公的。

  太宗皇帝励精图治,继承太祖皇帝遗志,一心想要将北边的鞑靼彻底解决掉,所以在位期间发动了好几次战争,而定国公徐圃就是那时候崛起的。

  当然了,如果仅仅是打仗,定国公徐圃再牛逼也到不了国公的位置上,但是老头运气好啊,有一次太宗皇帝在打鞑靼的时候,被鞑靼骑兵所包围,徐圃在得知之后,立刻率部相救,和太宗皇帝会和之后,乘机突围而出,而徐圃为了给太宗皇帝留下逃走的时间,不得已率领本部人马和鞑靼大战几个时辰,等太宗皇帝率人来救的时候,徐圃身上早就中了数箭,伤口更是到处都是,不过最终还是被救活了。

  太宗皇帝见到徐圃的英勇和忠心,最终将当时神威忠定侯的徐圃封为了定国公。

  可以说,老头现在是唯一活着的国公了,也是太宗时期勋贵一脉的领头。

  开国一脉和太宗一脉虽然都是勋贵,但是却是互相看不上眼。

  开国一脉觉得太宗一脉运气好,没底蕴,对此很不屑。

  而太宗一脉则是觉得开国一脉已经没落,没什么本事了,所以也很不屑。

  反正双方就是看不对眼。

  不过开国一脉虽然没落,但是却有四王八公,尽管八公的爵位都降了下来,但是四王还是存在的,另外还有十二个一等侯爷,大部分爵位都还存在。

  而太宗一脉就差远了,现在太宗一脉还保留着国公爵位的就仅仅只有定国公徐圃一人。

  侯爵者也不过是寥寥数人。

  不过太宗一脉比开国一脉要好的,太宗一脉好多都还在军队里。

  九边,京营以及地方还有着不少的太宗一脉的后人担任着要职。

  定国公有四个儿子,长子徐弘、次子徐治、三子徐威、四子徐继以及才从江南水师回来的长孙徐平,都在堂内静静的看着老头用饭。

  徐弘妻邹氏领着几个儿媳、侄媳在旁边侍奉着,或添粥,或添小菜。

  老头虽然年纪大了,但是饭量还是不小的,光碧梗银耳薏米粥就吃了两碗,除此之外还有牛肉,羊肉,狗肉,以及一些其他的菜。

  吃饱喝足之后,徐圃满意的点了点头,几个儿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