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六章 诗会扬名(4000字大章)_从红楼开始拯救名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盛,柴门短墙是关不住它们的,这不,眼前正有一枝红杏探出头来,向诗人传递着春的消息——诗人从一枝盛开的红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感受到满天绚丽的春光,总算是不虚此行了!

  “好!”

  “好诗!”

  赵佶沉吟了几句之后,瞬间叫好:“此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是写的却是十分的曲折又有层次,先写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尤其第三、四两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诸位以为呢?”

  李邦彦连忙笑着说道:“陛下说的不错,此诗乃是一首好诗,此诗一出,杏花诗可就难写了。”

  “李小娘子以为此诗如何?”赵佶看向李清照。

  对于李清照这个大名鼎鼎的才女,赵佶也是颇为动心的,只是无奈李小娘子已经出嫁,他总不能夺人之妻吧,要是真这么做了,那满朝官员能够直接将他喷死。

  李清照在听到宋徽宗的问话之后,笑着说道:“回陛下,此诗当有流传千古之兆,整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是却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也写出了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脱颖而出,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乃是不可多得的好诗!”

  西门庆站在那里听着众人的夸奖,也是与有荣焉。

  废话,这诗当然是好诗,后世能够上语文课本的诗,还能差了?

  没错,大官人念的这首诗,就是后世在小学语文课本上出现的一首诗,也就是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在中国诗歌史上,叶绍翁充其量只是个二流诗人,但是,他却凭借着一首《游园不值》而跻身群星璀璨华夏的诗坛,而《游园不值》中的“一枝红杏出墙来”更是成为万千读者长久引用的佳句,所以,换种说法就是,“一枝红杏出墙来”成就了叶绍翁的诗名。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这个令叶绍翁得以传世扬名的佳句,却并非叶诗人的原创,它的版权应该归于宋代的另一位诗人,有着南宁“中兴四大诗人”之誉的陆游。

  陆游一声写了万首诗,存世有九千三百余首。

  在陆游海量诗作中,有一首名叫《马上作》的短诗,就被淹没在他创作的诗歌海洋中。其诗曰: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叶绍翁只是对陆游的“一枝红杏出墙头”来个一字之改,就成就了一首千古名篇。

  这样一首千古名片,别说是在这里了,就算是去了唐朝,也能够在唐诗中占上一页了。

  赵佶赞赏道:“李小娘子说的不错,此诗当是一首名传千古的好诗。”

  看着站在下面的大官人,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