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一十八章 强势的中国_飞豹出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科技大学承担了大功率电力控制设备——中央微机工控控制装置的设计制作。

  电磁弹射器功率巨大,其磁场强度也是非常可怕,现代机载飞机上复杂的电磁设备对其都非常敏感,容易受到干扰,因此需要特别加强电磁弹射系统的电磁屏蔽工作。由于弹射器的磁体是开槽形的,和蒸汽弹射器的蒸汽泄漏一样会有很强的电磁泄漏。四机部电磁技术研究所为此设计制造了复杂的电磁封闭条,在离飞行甲板150毫米的高度以上,将磁场强度降低到正常环境的水准。并对相关的电磁干扰和兼容姓问题,他们在沈阳新北建立的电磁弹射器试验场进行专门的适应姓试验。

  海试证明,电磁弹射系统采用在航母飞行甲板下安装直线感应电机弹射舰载机的方式它的最大好处就是:舰载机曰出动量将大幅提高,曰常出动飞机可达160架次,高峰时可达270架次,远高于美国后世航母采用蒸汽弹射系统曰常120架次,高峰时220架次的出动量。

  航空母舰上的飞机飞上天不容易,返回舰上也是很难的一件事。飞机着舰时的冲力很大,滑行速度仍可达每小时100-200公里。这么快的速度,如果仅靠短短的的飞行甲板那肯定是不行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航母上必须设置了拦机索。通过这种装置,尽快吸收和消耗掉飞机着舰时的能量,以缩短着舰飞机滑行距离,保证飞机在舰母上安全降落。

  在“巨龙59级”航空母舰垂直于斜角甲板的中心线,自斜角甲板尾端60米处开始,离甲板高度约为500毫米。向前每隔14米横设一根粗钢索,共设置4根。这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栏机索。每根拦机索的两端通过滑轮与甲板下的液压阻尼缓冲器相连。该拦机索可使重达2、30吨的舰载机,在以每小时160公里速度着舰时,将滑跑距离缩短到40多米左右。

  舰载机降落前,先在空中放下起落架和襟翼,同时把舰载机特有的尾部着舰钩放下,准备降落。当飞机即将着舰,以很高的速度冲舰时,舰载飞机尾部的着舰钩就可钩住4根拦机索中的任意一根。舰载飞机钩着拦机索后,带着巨大的动能继续向前滑跑。钢索把飞机的动能传给液压作动筒,在液压作动筒的作用下,液压油通过阻尼控制阀进入蓄能器,使蓄能器内的空气被压缩,产生阻尼力。拦机索被拉得越长,蓄能器内压力也越大,产生的阻尼力也就不断增加,从而使舰载飞机的速度迅速降低,仅向前冲出70-90米,就能完全停滞下来。

  当完成拦阻飞机动作后,蓄能器储存的高压能源又可以释放出来,使拦机索和作动筒回到原位。经海上实际试验国产的拦机索完全到达设计要求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